编者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嘉定区域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创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企业科技产品持续上新,凸显了嘉定制造的硬实力。
企业的快速发展,正是国家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嘉定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坐标嘉定:制造业单项冠军”系列,展现嘉定区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汽车保险杠领域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前不久,嘉定企业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简称“延锋彼欧”)获评“上海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荣誉,其申报的乘用车保险杠,经过智能化设计,CAE模拟和测试其修正能力,采用数字化智能质量控制系统和高效的自动装配技术,产品综合表现领先国际水平。
从自主研发的首款行人保护外饰产品、复合材料尾门,到碳纤维引擎盖、首款ACC盖板、首款AGS(主动进气格栅)、发光智能外饰件等,延锋彼欧的产品线不断拓展,已然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汽车外饰系统供应商。截至目前,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1件、实用新型专利259件、外观设计2件。
延锋彼欧成立于2007年4月,其前身为延锋伟世通外饰厂,如今总部和技术中心均位于上海嘉定,并在全国拥有33个实体工厂。截至去年底,企业保险杠销售占比位居中国市场前列。
“从早期单纯追求防护功能的笨重金属保险杠,到如今融合安全、美观、节能等多元需求的轻薄化、智能化保险杠设计,我们在设计、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创新。”企业战略规划部总监崔春涛说。
在设计理念上,研发人员将其作用从单纯防护拓展到多元融合——保险杠设计不仅要满足安全防护需求,还要与车身造型和谐统一,提升车辆整体美观度,同时兼顾空气动力学性能等。例如,现代汽车设计追求流畅线条和整体感,保险杠融入车身整体造型,成为车身外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技术进步上,企业的薄壁技术,不仅让保险杠从外观上看不再笨重,同时,车辆的安全性能得到提升。保险杠与碰撞预警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协同工作,共同组成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
此外,企业还实施了集成的ERP、MES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持续优化生产流程。一场静默的革命,正重塑着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基因:在车间产线上,协作机器人正在精准作业,机械臂将注塑周期缩短至60秒以内,精度误差较人工操作降低90%;工程师在云端调试设备参数,新模具开发周期大大缩短……
“近年来,我们持续加码智能制造领域投入,通过引入智能生产线、物联网监测系统和AI数据分析平台,推动生产模式向柔性化、数字化转型。”崔春涛介绍说,目前车间自动化率已覆盖三分之二以上工序,设备联网率实现全覆盖,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4小时以内。
在2015年,延锋彼欧安亭工厂就已成为延锋集团内首批投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基地。截至目前,延锋彼欧已有5座分布式光伏电站投入使用,并且企业从2021年起,已经将分布式光伏电站定义为未来所有新建基地的标准配置。
在材料创新上,企业于2019年启动循环再生材料发展规划,通过密度、颜色、近红外等多种先进筛选工序,严选优质回用基料,并深入配方研发,最终开发出定制化外饰循环再生材料。
如今,延锋彼欧已量产应用适用于非功能性、非外观件及功能性、外观件的循环再生材料。与原材料相比,所开发的循环再生材料的机械性能保持在85%以上,实现减碳20%—50%。在绿色材料方面,企业针对生物基、化学循环材料同步开展研究,预计2030年正式投入应用。
预计到今年末,企业可再生电力使用占比达到50%以上,同时为有需求的客户实现25%的循环再生材料应用。
“汽车保险杠行业正朝着轻量化、智能化、环保和安全性增强等方向发展。随着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保险杠将不再仅仅是保护装置,而是集成更多智能功能、传感器和安全技术的复合型部件。”崔春涛说,“接下来,企业也会在‘销售总额翻番’和‘轻量化、个性化、智能化、可持续的’的目标下,努力实现客户结构、产品结构、成本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转型。”
通讯员:唐凌斐
编辑:黄骊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