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遇见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近日,由嘉定南翔企业上海艾门韦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南广电联合制作的《不一样的中国节气》合集视频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送,在2025年大阪世博会分会场展映。视频展现了部分节气与甲骨文、小篆、神话、壁画、文物、古画之间的关联,构建了一场跨越几千年的文明对话。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农耕文明的产物,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划分为24等份,用以认知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于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艾门韦思创始人黄楚杰介绍,在大阪世博会展播的这段近5分钟视频,不仅展现了《齐民要术》《月令七十二候》等典籍中的农事智慧,也结合出土文物中的节气符号,生成昆虫振翅、草木萌发等微观自然景象。
“我们用AI重构了古籍中的节气场景,让古人对自然的观察跃然屏上。”黄楚杰表示,作品通过AIGC技术复现古籍文献、历史传说及出土文物中的文化元素,将“天人合一”的传统智慧与现代数字技术结合,打造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科技未来感的视听作品。项目入选大阪世博会不仅因其文化价值,更契合当下AIGC技术的国际关注度。
在大阪世博会上进行文化输出,不是艾门韦思的首次“出圈”。2024年,其制作的《AI我中华》短片就以6000万播放量引爆全网;2025年央视网络春晚中,公司作为唯一AIGC供应商,承接7个节目制作,将AI技术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黄楚杰认为,AIGC不是替代创作,而是让文化表达更精准、更国际。
目前,艾门韦思与河南卫视合作的二十四节气长片项目已进入后期,预计年底形成120分钟文化长片,进一步探索文化叙事的可能性。“我们希望通过全新的科技基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再束之高阁,而是成为全球观众可触摸、可共鸣的数字记忆。”黄楚杰表示。
据悉,艾门韦思所在的南翔元谷,是一个产业集聚发展区,重点聚焦AIGC关键技术、应用中间层以及元宇宙创新服务领域。目前,南翔元谷已吸引近30家AI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以AI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作者:通讯员陈晨
编辑:何晓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