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赛事持续火热,一批“未来材料”前沿项目在嘉定集聚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年9月12日 17:19:07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9月11日,以“聚嘉定、创无限、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嘉定区未来产业颠覆性技术大赛未来材料组赛事,在菊园新区智慧中心举行。

图片

赛事现场,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17个前沿项目同台竞技,展示了各自在纳米技术、柔性电子、生物医学、新能源等颠覆性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无限发展潜力。

“我们利用生物基材料为原料,有效结合光聚合和3D打印技术等绿色无污染制备手段,研制生物基复合生物材料,并个性化定制到‘修复脊髓损伤的生物支架’等生物医用材料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张同玲团队带来的“3D打印生物基脑机接口材料”项目,协同多学科、多领域、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突破脑机接口核心壁垒,引发广泛关注。

图片

部分科创项目主动聚焦国家战略颠覆性关键材料研究和国产化替代。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李海洋团队的“微察秋毫、智造未来:扫描超声显微镜研制”项目,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陶瓷基板、新材料研发等高端工业领域,助力国产化替代。上海福宜真空设备有限公司展示了功能薄膜材料项目,项目负责人吕凤祺介绍说:“我们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薄膜沉积设备及工艺包,实现材料性能升维与产业化快速落地,构建‘材料—装备—应用’全链闭环,推动国产高端材料从进口替代到技术反超,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颠覆性创新引擎。”

此外,6G通信射频材料、核电螺旋换热管、柔性光电薄膜等创新成果,均彰显了参赛团队的前瞻视野与技术实力。如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展示了“面向6G和卫星通讯射频滤波器技术”;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基于可编程超材料技术,推出一种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的低空网络补盲增强设备;同济大学“希目莱斯——全球第四代核电螺旋换热管”项目凭借自主研发技术,瞄准核电领域关键材料国产化需求。安阳嵩阳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则在柔性光电功能薄膜领域加速推进技术研发与生产。

图片

此次活动是今年5月开启的第三届嘉定区未来产业颠覆性技术大赛活动的持续。赛事启动以来,已累计征集300余个具有未来产业特征、颠覆性技术能级的科创项目报名,目前已完成未来智能、未来健康、未来空间、未来材料4个赛道的赛事比拼。

“近年来,我们持续联合主办颠覆性技术大赛等各类科创大赛,目的就是以赛促转,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增量,为嘉定打造‘院地合作千亿级科技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菊园新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周健表示。

尾图.jpg

编辑:李蓝玉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