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迈上“3个3000亿”新台阶,践行新发展逻辑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年11月7日 10:33:21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地处上海西北,立足长三角,面向世界。上海嘉定区用“3个3000亿”的新台阶交出了一张精彩的“十四五”答卷: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2024年汽车规上工业产值跨越3000亿元、“十四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3000亿元。

3个3000亿,跑出的是“嘉速度”,背后更是发展逻辑的变化——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较“十三五”期末提高20个百分点,折射出经济“密度”的提升;作为特强产业,汽车产业的“新台阶”展现出在全球经贸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向前、向上、向新寻求产业发展动力的战略定力;而固定投资的攀升,则显现出现代化新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向民生,向融合,向未来。

嘉定区委书记肖文高说,“十四五”以来,嘉定紧紧围绕加快建成“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总目标,坚持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跃升。

嘉定新城“嘉速度”:人口导入最多最快,68万人“用脚投票”

近十年来,嘉定新城成为上海人口导入最多、最快的新城,2024年嘉定新城常住人口达68万人。68万人为何“用脚投票”嘉定新城?

在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看来,嘉定新城不仅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类产业加快发展来吸引人口的导入,更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配套逐步完善来留住这些新增人口,正在成为希望之城、理想之城、未来之城。

根据《嘉定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嘉定新城被定位为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为着力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上海新城样板,嘉定区推出一系列规划、政策和行动方案,现在,远香湖中央活动区、西门历史文化街区、嘉宝智慧湾三大示范样板区已率先出功能、显形象,马东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嘉定科创核、联影小镇、聚能小镇四个重点区块取得实质性进展。2021年以来,新城累计实施重大项目265个、总投资1700亿元以上。

一个新城对增量人口的吸引力,离不开欣欣向荣的新产业和源源不断的新就业,而伴随着产业新增长极的打造,尤其是“新赛道”产业的崛起,导入的人口又成为新产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由此,新城与新产业的良性互动得以实现。在嘉定新城,正是这样的互动实现了城市新城与产业新亮点的互生共荣。

“新城增长极作用日益显现。”高香说,新城先进制造业能级不断提升,2021年以来新城范围产业项目“四个一批”累计完成出让88个、开工93个、竣工74个、投产55个,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772.7亿元,汽车“新四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总产出1297.4亿元。与此同时,现代服务业发展稳步推进,做强企业总部、研发创新、要素平台等各类功能,过去三年新城规上服务业营收年均增幅达6.2%。

引进来,更要留下来。交通配套方面,嘉闵线、嘉定快线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新城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91%,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4.47公里;公共配套方面,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资源配置,新城范围内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1.4%,F1中国大奖赛、上海汽车文化节等高品质文体资源向新城延伸;生态配套方面,累计建设绿道68公里,2024年新城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6平方米……一系列“民生数据”里,“秀”出了新城的民生暖意。

特强产业“嘉速度”:从第一到唯一,锻造国际汽车城“金名片”

在世界汽车产业版图上,嘉定是一个熠熠生辉的“中国地标”。

“汽车产业是嘉定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和最深厚的发展基因。新中国第一台轿车出自嘉定,第一台合资品牌轿车也出自嘉定,目前全国唯一F1赛车场也在嘉定。”肖文高说,汽车产业在嘉定的“特强”地位可以用“76543”来阐释:汽车产业产值贡献率70%、销售贡献率60%、GDP贡献率50%、就业贡献率40%、税收贡献率30%。

作为嘉定区的特强产业,近年来,面对汽车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汽车嘉定”主动应变局、抢先机、开新局,加力推进世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建设,着力打造更富竞争力的“新汽车”产业生态,汽车“新四化”总产出由2020年的943亿元快速跃升至2024年的2672亿元。

最新投产的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里,AUDI首款量产车型奥迪E5 Sportback正从这里缓缓下线。

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厂长徐治勤介绍,智造基地规划年产量达到36万台,基于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打造,以AI视觉检测、数字孪生、激光测量技术为核心,在冲压、车身、油漆、总装4大车间内,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率、全流程100%数据溯源。

这一智造基地是嘉定汽车产业“焕新”的缩影。在上汽大众这样的“链主”企业带动下,嘉定区不断强化链群扩张力,加大延链强链补链力度,形成了链主引领、链群共生的产业群落,现在,目前全区已集聚重点企业600余家、其中智能网联汽车企业220余家。

而在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和汽车芯谷两个特色园区里,“物理集聚”更是促进“化学反应”,目前汽车软件园已集聚200余家智能汽车和软件企业,汽车芯谷已形成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封测与认证验证的完整生态链。

与此同时,嘉定还瞄准“卡脖子”“独一份”,强化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关键平台支撑赋能,积极强化汽车产业的“控制力”。比如,固态电池方面,启动上汽清陶全固态电池项目建设,目前中试线已实现贯通,正加快量产线规划布局。而在数据平台方面,建强上海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双数据中心”功能,放大数据价值,形成了全国“独一份”的优势。

融合发展“嘉速度”:面向长三角,走上“创新路”

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嘉定院区的肿瘤质子中心,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正在精准定位病灶,为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从2023年11月投入临床使用以来,质子治疗系统已为近千名患者提供了精准治疗,治疗病种扩展至近50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疗科副主任曹璐说,现在,基于180度旋转机架的运行经验和临床实践,首台质子治疗装置团队成功研发出新一代360度旋转机架,以轻量化设计、0.5mm机械精度、6度每秒旋转速度,投入使用后将以更高的治疗的精准性和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推动高端医疗技术的普及。

站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嘉定院区最新投入的医疗综合楼里,患者们正在安静等待就医,透过窗户,还能看到上海械谷产业园内的瑞金嘉定创新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任说,瑞金医院嘉定院区二期扩建工程新增床位600张,新建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瑞金医院嘉定院区实现了规模体量翻番,进一步增强对长三角患者的辐射能力,帮助他们以更短的求医距离和更少的等待时间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

医院与创新中心为啥要做“邻居”?聚焦创新是答案。在医学一线的实践中,发现医学领域“未被满足的需求”,于是,瞄准这些精准需求定向攻关,在实验室内转化为成果,进入医院实践中得到医生的反馈意见后快速迭代,最终走进工厂产线,惠及全国乃至全球患者。

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首台联影CT影像设备、全球首款自动眼征测量仪……“医学+工业”“医院+工厂”“医生+工程师”多维度“医工协同”,培育出以医生为“创新关键人”的产医融合创新链。

“在这一过程中,在全球创新版图上都有着高显示度的国家医学中心发挥出了助推器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瑞金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常庆说。

“瑞金样本”是嘉定以融合之路,面向长三角,促进民生福祉、创新赋能发展的缩影。嘉定区科委主任张静萍说,2020年以来,嘉定全区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保持在5%以上,2024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2578家,较2020年增长41%;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11.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1.4%。“通过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等平台,科技成果转化辐射长三角41个核心城市,交易额累计超17亿元。”

不仅是科技成果转化,嘉定与长三角多地创新融合之路正在跑上“快车道”,跨区域联动发展成果丰硕。嘉定区携手昆山、太仓共建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在产业、科创、生态、民生等重点领域开展百项对接合作,“一个嘉昆太、万亿增长极”品牌效应持续放大。

“‘十五五’时期是嘉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肖文高说,展望“十五五”,嘉定区将切实把区域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发展举措规划好实施好,昂扬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精气神,更好引领推动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努力以新的担当作为、新的实干实绩,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