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园新区:推动“科技菊园、品质菊园”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推进“嘉定科创核”建设,打造“国际活力科创街区”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年11月9日 18:55:51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嘉定区的营商政策历经迭代,今年提出把握好深耕细作与创新赋能、惠企纾困与减负增效这两对关系,营商方案也已经升级到了8.0版本。为进一步加大基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同步讲好街镇营商故事,区发展改革委、区委宣传部联合推出“街镇主官话营商”专题访谈。

本期访谈,我们邀请了菊园新区相关嘉宾做客嘉定区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直播间,分享菊园新区营商环境情况。(点击回听)

正文图片

菊园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周健(左三)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能计算研究所副所长 胡啸霆(左二)

上海水之园经济城有限公司副书记、菊园新区商会秘书长 徐志萍(左一)

唐勐:菊园新区正在全力推进“嘉定科创核”项目。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嘉定科创核”是什么?目前有哪些建设举措?

周健:2024年11月,区委、区政府确定以菊园新区为核心的“嘉定科创核”总体规划,布局“一岛一环、三片三芯”发展空间,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生态一流、创新成果涌流的“国际活力科创街区”。自此,菊园新区聚焦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全力以赴高水平建设以科研院所科创资源为核心、以成果转化为重点、以科技和人才服务为抓手的“科创核”。一是构建全域全员建设合力。成立“嘉定科创核”融委会,深度对接辖区5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区相关委办局、区属企业和重点科技企业,同时成立菊园新区建设“嘉定科创核”工作专班,建立了“周专题研判、双周联席调度、月专项督办”三级响应的扁平化指挥体系,形成“决策—协调—执行—评估”四级贯通运行架构,全方位加快“嘉定科创核”建设步伐。二是细化深化建设任务目标,明确“科技创新策源强基、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未来产业引领突破、科创载体能级提升、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和科创生态优化提升”等六大行动,形成“1个总方案+6大专项行动+N项配套措施”顶层设计。三是精准助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围绕科技创新、资质认定、人才保障等领域,我们启用新的菊园创新券政策,扩大申领范围,加大扶持力度,专项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从6月1日起,创新券扶持政策更加科学系统,年总额度增加至2000万元,不断提高企业服务覆盖广度和深度。

目前,我们正按照区委、区政府就“嘉定科创核”的建设要求,持续推进“嘉定科创核”各项任务落实,把“规划图”细化成“施工图”“作战图”,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引领、成果转化活跃、科技人才荟聚、未来场景先行、环境品质生态的院地合作千亿级科技园的“创新源、转化场、核心地”。

唐勐:作为“嘉定科创核”的受益者和参与者,“科创核”的定位为智算所带来了哪些独特的赋能?展望未来,研究所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怎样的发展蓝图?

胡啸霆:“嘉定科创核”的赋能集中体现在“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生态中。在我们所在的菊园新区,方圆一公里内就能找到中国科学院多家研究所、具身智能、智能网联车等各类合作伙伴。这种高度集聚的生态,极大降低了研发协同成本。

例如,公司展厅中陈列的一台液冷服务器,正是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合作的成果,这为我们强化了在算力能效方案上的技术优势。这台服务器采用两相冷芯浸没式液冷系统,着眼于应对下一代算力芯片(如B300)大功率散热需求,采用独有的高闪点绝缘矿物油作为浸没冷却工质,通过内部高效流体循环实现了机柜式高热流密度服务器散热。单机柜功率密度最高可达50kW以上,最高支持单GPU散热可达1400W,是传统数据中心3倍以上,同时PUE值低至1.07,远低于1.25的国家标准。已实现技术自主可控以及完全国产化。这对于我们后期建设全国产自主可控的绿色智算中心提供了扎实基础。

近期,菊园新区还为我们策划了“算力赋能产业行”系列活动,带我们走进汽车、医疗等本地龙头企业,深度挖掘合作契机。前不久我们走访了EVDATA智行港,对接了汽车城集团的新能源事业部和智能网联事业部,目前正聚焦智能网联车解决方案。接下来,我们将陆续把目光聚焦在科创核中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精准医疗等优势产业,这些产业中对于智能算力需求的潜力将是巨大的。

短期内,我们所拟依托“珠玑”算力平台接入嘉定区超2000P的智能算力,争取服务不少于50家本地企业;中期计划与嘉定区联合申报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构建区域算力定价与交易机制;长期愿景是助力嘉定打造“东数西算”示范城区,无缝连接西北绿电算力与长三角产业需求,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硬核动能。

嘉定有着极强的长三角区域辐射的产业生态协同能力,这与我们打造“长三角算力网络的调度中枢”的战略布局不谋而合;而“嘉定科创核”又是致力于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的热点区域,我们希望借助“科创核中核”这个生态站位,更好地参与赋能产业上下游,让算力赋能科技创新真正在千行百业中落地。

唐勐:商会是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请您介绍一下,菊园新区商会主要由哪些企业构成?服务理念和品牌项目是什么?

徐志萍:菊园新区商会成立于2019年7月,目前拥有会员企业125家。会员企业主要来自于菊园新区3家经济城的注册企业,企业行业遍布各个领域,其中中小微企业占87.3%、年轻一代占比30.3%。商会紧扣“科技菊园 品质菊园”发展目标,先后荣获全国“四好”商会、上海市“四好”商会、上海市工商联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示范点等称号。

菊园新区商会是区营商环境联系点、监测点。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更是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一方面商会深入企业调研,掌握企业需求,做到精准对接,在日常助企服务工作中,聚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商会联系制度》,结合调研走访,以调查问卷、座谈会、企业沙龙等形式多渠道倾听企业需求和困难,通过把准企业脉搏,按需供求的方式做好精准助企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助力民营企业成长。商会开创了“益企直通车”品牌项目,为企业提供综合性助企服务。主要有“益企学”“益企播”“益企秀”“益企汇”四大板块,包括企业管理运营类政策培训学习、线上信息政策传播、企业文化展示、企业家联谊沙龙。

唐勐:展望未来,“嘉定科创核”的建设还将带来哪些新的亮点?在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方面,菊园有哪些新的考量?

周健:菊园新区将紧扣嘉定区“院地合作千亿级科技园”总体规划,全力打造“科创显示度最高、转化最便利、人才最密集、场景最未来、街区最生活”的国际活力科创街区。主要立足以下四项服务,一是坚持创新引领。支持和服务相关科研院所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服务中电科32所无人机集群重点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硅酸盐所人工晶体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坚持协同发展。强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科研设备共享示范区、导入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探索“院所-企业-政府”合作模式,促进科创资源高效配置。三是坚持开放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未来材料、未来光电和未来生命医学3个产业园,为高性能复合材料、光电、合成生物技术等前沿科学提供从研发到小规模量产的产业链支持;新建人工智能产业园、物联网研发中心等2个成果转化加速基地,推动智能计算、通用AI等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构建未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四是坚持人才为本。塑造“三链聚核+”科创人才服务体系,全方位服务科创人才。与科研院所共同开展党建共建、区域联建等系列活动。持续举办知识产权运营大会、科技创新论坛等高能级科创活动,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

正文图片

作者: 唐勐

编辑: 张怡婷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