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寒暑交替时节,天气冷暖多变,且昼夜温差大,胃肠道对冷热的刺激感受最为明显,天气转凉之后,人体内的组氨酸相对增多,它对胃的刺激性增强,胃酸分泌也跟着增加,特别是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容易损伤胃粘膜,导致胃病患者疾病复发,尤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患者往往会出现腹痛、腹胀、腹部胀气、反酸、嗳气、烧心、纳差、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与胃肠道的冷热刺激、负担加重、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等相关那么在秋季该如何养胃,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呢?
一、注意保暖
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特别是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随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二、合理饮食
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少摄取辛辣油腻食物,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胃病患者要做到定时定量进餐,必要时少量多餐。
三、多吃水果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特别容易出现便秘,应该多吃水果补充水分。最好是顺着大自然节气吃当令水果,如梨子、苹果、香蕉等。尤其应避免瓜果,像是西瓜、香瓜易损脾胃,秋季就不宜食用了。
四、多喝酸奶
经常感到肠胃不舒服,消化不良的人应该多喝酸奶。菌奶中所富含的乳酸菌具有清理肠道,促进消化的作用,有利于缓解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肠胃症状。
五、避免药物刺激
秋天不单是肠胃疾病易发的季节,同时也容易患上其他疾病。治疗这些疾病的有些药物对食道和胃黏膜有刺激性,服后可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保泰松等,如需要服用这些药物的话,选择在餐后或就餐中服用为好,胃中有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
六、保持情绪稳定
俗话说,情绪是胃肠的晴雨表,如果总是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中,势必会影响到胃肠的正常生理功能,出现一系列胃肠不适的症状。
综上所述,温度、饮食及情绪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在秋季,要做到避免腹部着凉、合理的食物种类及饮食习惯,保持开朗乐观、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这样才不会在疾病的好发季节患上恼人的胃肠道疾病。
(南翔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