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单元1364户居民,原先的26个垃圾点位,一夜之间缩减到3个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点,还不设立误时投放点,这样的情况会“乱套”么?嘉定工业区丰怡社区给出了答案。
上午9时左右,小编在绿洲丰怡园社区观察了一下,已经“撤桶”的点位上,没有发现一袋乱扔的垃圾,地面上干净整洁。21号楼下面的小广场,原先一直是小区的“卫生死角”,如今却也找不到一袋垃圾。最近,很多居民还主动要求取消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这是为什么呢?
“底子厚”垃圾分类有优势
虽然小区是从今年8月26日,才开始正式实施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但其实早在2017年12月,小区就开展了干湿垃圾分类投放的“i分行动”,所以“家底厚”,能够与正式实施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形成无缝对接。
据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在正式实施垃圾定时分类之前,小区约有700多户家庭参与了垃圾分类“i分行动”,两年不到的集章激励活动,让小区很多居民尤其老年居民,早已养成了分类的习惯,如今正式实施垃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对很多居民来说只是“定时”上面的考验。
20号楼的陈阿姨,家中几年前就备了3个垃圾桶,厨房间、客厅、卫生间各放一个,自觉做好干湿分类。如今开始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对她而言只是“多进出几回电梯”的事。
“反正在家没事做,上下楼靠电梯很方便,多走几步就当锻炼,现在分类以后,小区环境明显好了,白天楼下纳凉也舒畅。”
“心贴心”996照样分好类
与很多小区一样,在实施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之初,年轻人由于工作的原因,尤其“996”一族往往是最容易“掉链子”的一个群体,普遍存在“有时间分、没时间投”的现象。
小区开始实施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那几天,有“996”人员索性将垃圾丢弃在楼道内或者单元楼下,期待保洁阿姨帮忙处理。
对于这样的现象,丰怡社区的居委干部亮出“感情牌”。一边通过电话沟通,告知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的“纯净度”;一边则提供义务上门代扔服务。
“居委工作人员都这样提早上班,帮我们代扔了,一直这样我也不好意思……”
没过两天,小区7号16楼的居民吴先生,就这样被感动了,现在,吴先生会尽量提前十分钟出门,赶在8点30分之前,把垃圾扔掉以后,再去上班。像吴先生这样克服自身困难,被感化的人有一群。
“两手抓”租客房东齐参与
动迁小区,都有这样的一个特点,租客多、房东也多,而其中不少还是合租,人员流动性强,垃圾分类难有抓手。
在前期入户宣传动员阶段,社区居委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发现,不少出租房尤其合租房,普遍存在“门难开”的现象,但往往只要有开门的,该租户就相对比较热情,也比较乐于参与社区事务,此时居委工作人员会“趁热打铁”,及时向该租户发放宣传品,并劝其担任该合租房的垃圾分类联系人,负责宣传和动员工作。
“光靠租客,不一定完全奏效,我们还要盯着房东。”
居委在做好租户宣传动员的同时,同时明确房东的责任。在与房东签订垃圾分类责任书的同时,通过奖惩措施激励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小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好多都是房东,所以在垃圾分类过程中,要是他们的出租房没有做好分类,一方面面子上过不去,另外一方面,也会扣减他们的志愿者补贴费用。”
(嘉定工业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