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来两块猪油糕两块豆沙糕。”10月3日,临近中午,位于李园菜场里的老解重阳糕店里格外热闹。七八位员工在蒸糕师傅解荣光的带领下,忙得不亦乐乎。
解荣光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行蒸糕的第三代传承人。每年重阳节前夕,都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泡米、筛粉、拌糖,撒上核桃、红枣、松子等原料,再放上燃气蒸炉等上1分钟,热气腾腾的蒸糕就出炉了。解荣光告诉记者,这几天,店里每天能消耗掉七八千斤糯米,售出5000多份蒸糕,“早上5点多就开门了,比平时早了一个多小时。”
市民许女士打算趁着假期去杭州看望长辈,在考虑礼物清单时,她第一时间想到了带上几份本乡本土的徐行蒸糕。
“重阳糕有吉祥如意、蒸蒸日上节节高的好寓意,所以就想买来给老人吃。”许女士说。
慕名而来的市民王女士,如愿尝到软糯香甜的蒸糕后,第一时间拍照在朋友圈秀了起来。“这个糕里的猪油很香,口感真的不错,我一口气买了三个,回去给老人吃。”
解师傅介绍,重阳临近,他特地请了20多位徐行的街坊邻居来帮忙。为打响徐行蒸糕品牌,今年他还前往其他古镇老街,探访当地特色小吃的营销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花费近3万元设计了一款环保包装盒。
“以前包装盒是塑料的,现在我们改用纸,环保一点。同时,也能打造自己的品牌,上面有食用方法、配料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也都有。”解师傅表示,等忙过这一阵,打算请年轻人帮着研究与外卖平台的合作,把徐行蒸糕卖得更远。
作者:嘉融媒记者涂军
编辑:刘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