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以来,嘉定区已经实现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社区全覆盖。然而,如何改变投放点固有的形象,进一步改善居民们扔垃圾的体验?让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工作更加深入人心?一些社区投放点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早上8点,在嘉定工业区南苑九村小区主干道一侧的定时定点投放点,记者看到,居民们正陆续前来投放垃圾,秩序井然。居民葛芹芳将自己在家里分类好的垃圾投放之后,在不锈钢水槽边洗个手,再在洗手台上方的擦手布上擦一擦后离开。她说:“水果皮直接放到湿垃圾桶,干垃圾另外装个袋子,到了时间就拎出来,我觉得一点都不难,现在小区环境也很好,干净得不得了。”
记者看到,这个占地约3平方米的定时定点投放点,和印象中的垃圾厢房脏乱的情况完全不同,不仅设施设备齐全,细节上也都十分人性化:地面铺设了防滑地砖,墙面采用时尚的橙色,显得靓丽活泼,顶上伸出的遮挡板提供了遮阳避雨的功能,两旁安装的透明塑料板起到保暖挡风的作用,让保洁员和志愿者冬季也能更加舒适地作业和指导。而为了消除原本生活垃圾聚集的地方异味重、蚊蝇多、环境差等现象,投放点在改造的同时对下水道实施了改造,周转生活垃圾时滴落的污水可以直接通过内嵌管道流入小区排污管,解决了异味和减轻蚊蝇孳生的问题。
“一些小细节真的是相当人性化,现在整个点位十分干净整洁,不光是丢垃圾,就像是小区的景观一样了”居民汤雪兴如是说。
记者注意到,投放点两侧的墙壁上还挂着很多绿植,显得美观又温馨。原来这个定时定点垃圾厢房建成后,居委会将原先河畔新景社区微景观中的一部分花木,移栽到花盆内,用来装饰投放点的环境。不少居民看到后,纷纷也拿出了家中种植的吊兰、绿萝等,经过一番装扮,整个投放点的空间显得生机盎然。
富蕴社区党总支书记孙琼介绍说:“居民们像装扮自己的家一样来布置我们的垃圾投放点,愿意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好,也让垃圾分类成为社区的新时尚。”
除了嘉定工业区外,从今年3月起,新成路街道也启动了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第一批点位建设,统一采用深灰色钢结构亭棚形式,地面为环氧地坪,顶上有绿色醒目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字样,侧面镂空并点缀绿植,寓意着推行垃圾分类,开启绿色生活。
在第一批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试点推进过程中,街道走访社区收集志愿者和居民的意见,街道经过重新设计,在第二批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点位的建设中进行了改善和优化。
例如,部分垃圾点位由镂空亭棚改为封闭式轻钢结构垃圾厢房,配以升降式卷帘门;结合两网融合点位的建设,方便可回收物资的回收和暂存;外墙面预留了宣传版面的位置,宣传形式可为悬挂版面式,也可直接在墙面上彩绘,更加灵活多样。
截至11月底,嘉定全区各村居社区共有1100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完成了改造,并从方便居民投放、打造良好环境,精细化管理入手,对现有设施不断微调,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更加完善。
作者:嘉融媒记者张怡,编辑: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