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菜叶、瓜皮果壳、鱼鳞内脏......菜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湿垃圾,不及时处理就会腐烂发臭,影响环境,如何更好地处置这些湿垃圾,真正做到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南翔集贸市场有“妙招”。近日,该市场内试点启用了一台湿垃圾生化处理机,将产生的湿垃圾就地分解。
去年7月份以来,南翔集贸市场就严格实施垃圾分类,每个摊位的都统一设置有干、湿两个垃圾桶。每天,保洁人员定时来到每个摊位收集。 摊主俞丽告诉记者,原先没分类时所有垃圾都扔在摊位下方,等到收摊时再处理,地上经常非常脏乱,“现在我把干、湿垃圾都分得清清爽爽,菜叶菜皮都放在一个湿垃圾桶里,都已经养成习惯了,他们收起来也方便。”
这些湿垃圾被菜场保洁人员收集好之后,直接被送往菜场内的湿垃圾处理站,进行生化处理。记者看到,湿垃圾经过简单粉碎之后就被投入生化处理设备中,设备中有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和基质,菌群会释放出大量酶,来分解湿垃圾。
南翔镇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明天介绍说:“采用生物酶来进行有效分解,最终产生气体和符合我们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水。”一般6至24个小时便能完成分解,减量率能达到95%以上。最终产生的废水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剩余的残渣则将被作为干垃圾焚烧处理,整个过程无污染、无臭味,也无需反复清运。
“这台湿垃圾处理设备购买虽然需要一笔钱,但用了以后,我们菜场需要支付给环卫清运企业的清运处置费就少了。”南翔集贸市场负责人周文伟表示,市场平均每天6桶湿垃圾,按照一桶清运处置费是40元计算,一年能省下近9万元,有效降低了物流和末端的成本。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新建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场的,应当按照标准同步配置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已建成的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场湿垃圾产生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应当按照标准配置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鼓励产生湿垃圾的其他单位配置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据悉,今年嘉定将在全区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场推广配置湿垃圾就地处置设施。
作者:嘉融媒记者张怡,编辑: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