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部分热点问题,解答在此

日期:2020年1月22日 13:39:24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嘉定市民朋友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哪些临床表现?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如何预防?这些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热点问题,市卫健委给出了官方解答。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如果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了?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3、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

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4、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属于密切接触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5、为什么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14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

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6、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1)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3)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5)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7、近期去过武汉,回到居住地后要注意什么?如出现临床症状,是否要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检查?

回到居住地之后,可在2周内注意加强身体防护,关注自身身体状态。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需要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要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


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专家:武汉,现在能不去就不去,能不出就别出

20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李兰娟、袁国勇、曾光等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并提出多项建议:

人群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

不舒服且刚从武汉回来,须明确告知医生

一定要戴口罩,不吃野味

发烧及时就医

要针对武汉防控,体温不正常的人应被强制控制在本市

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和隔离

各政府领导要负起责任,不单纯是卫健委

感觉身体不舒服,不要春运出行

武汉应全民行动起来,千万别带病工作、带病旅游

重视国际合作

8be0917278d249fda98b0d2694eb0b33.jpg


来源:“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

7f8d958bc1614a3b8caa4d27d1af66a5.png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