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桃花盛开。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全区公共文化场馆陆续恢复开放,今天起,嘉定博物馆也正式复馆。需要提醒的是,为避免人流密集,市民入馆参观需提前预约。
测量体温、出示“随申码”绿码、登记信息,并消毒鞋底。今天上午9点,在嘉定博物馆新馆入口处,市民正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排队进入。
“先生,不好意思,你预约的是下午,现在这个时间段还不能进来,请下午过来。” 据介绍,目前市民进馆参观需要提前3日(含当天每场结束前30分钟)通过“嘉定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并在预约时段内入场。这位市民就因为入场码场次时间不对,吃了“闭门羹”。
走进馆内,每个展厅均有工作人员值守,市民们戴着口罩,安静观展。市民钱女士今天就带着女儿前来看展。“网上提前预约,错峰观展,来了之后发现人确实不是很多,这样比较放心。”钱女士说。
考虑到市民实际观展需求,馆方也将原本在3月15日结束的“青铜之路——宁夏固原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青铜文化特展”延期至4月23日。“刚开展时,市民反馈这些展品有意思,看起来有点像爱马仕等,之前疫情原因很快就闭馆了。”嘉定博物馆副馆长朱匀先告诉记者,“器件比较多,都是北方青铜器,所以还是值得一看的。”
据了解,目前,嘉定博物馆开放场馆包括嘉定博物馆新馆、嘉定孔庙、法华塔院。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预约,单日接待限额1080人。“人流上也是做了不同区分,像新馆和法华塔是每场30人,每天三场,孔庙是露天的,相对开阔,每场300个人左右。”嘉定博物馆工作人员郭一珏强调,馆方还安排了安保人员轮班巡视,确保馆内人流秩序良好。
由于博物馆暂停了团体接待、人工讲解、公共教育等活动,为了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馆方接下来将在线上推出语音导览服务,带着市民深度游孔庙。“我们会推出‘另眼看孔庙’自助版,比如听典故,看古树名木或是学习碑刻等,通过微信都可以学习。”嘉定博物馆副馆长朱匀先告诉记者。
作者:嘉融媒记者周玉林,编辑:武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