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春笋出来了,怎么办?挖了、剥了、炒了!

日期:2020年3月26日 22:05:32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一声春雷,几阵细雨,湿润的土地上,尖尖的小竹笋便争先恐后地拱破落叶覆盖的地皮。在沥江生态园近20亩的竹林里,农户们正扛着农具挖竹笋。只见农户熟练地用锄头把笋周围的泥土刨掉,随后用力一撬,一根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鲜春笋便挖了出来。看起来轻松,不过,如何能挖到鲜嫩的笋可有讲究。“挖的时候要挑上面这个尖发红发紫、没有发青的。”农户告诉记者,“下面刨出来是白色的,是最好最嫩的。”

fb68ce0bfb584ef9ba88b96c999c94b4.jpg

沥江生态园经理韩吉涛介绍,目前20亩竹林中种植的大多为雷笋,又名早竹,因每年早春打雷时出笋而得名。而最佳的挖笋时间,就是一场春雨过后,地面比较蓬松,春笋被雨水滋润,更加鲜嫩。“我们这几天每天能挖300-500斤左右,这两天雨水适宜,估计产量还会增多。”

d77f3e735db5483ba558497b973e9d1c.jpg

雷笋肉质洁白、甘甜鲜嫩,是制作油焖笋和腌笃鲜的最佳食材。

不过,要提醒市民的是,笋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及难溶性草酸钙,较难消化,患有消化性溃疡、胃出血、肾胆结石等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吃。

作者:嘉融媒记者秦建、张晓冬,编辑:王丽慧

b87f99e0fe6b41189902e86e5dc2b0b9.jpg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