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这项涉及2.1万人的政策有了新变化

日期:2020年7月1日 22:14:43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2018年1月嘉定启动“长护险”试点工作,两年来约有2.1万人受益。为了使相关评估机制更完善,今天起,嘉定的“长护险”引入家庭医生参与评估。

今年86岁的邱老伯,因为脑萎缩,失去了自理能力,日常饮食全靠别人喂食。2018年,老伴江月琴为他申请了“长护险”服务,护理员每天上门提供1小时的照护服务。

680ff9f70f9c478980422732bdc1049b.jpg

江月琴告诉记者,邱老伯还经常咳嗽,每天早上都需要人给他清痰,而她自己也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腿脚不便,连帮人翻身、擦拭、洗澡这些简单的护理活都有心无力。

“子女都要上班,我自己一个人又照顾不了他。幸好有这个政策,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江月琴说。

在江月琴提交了申请后,评估机构安排家庭医生、护士上门进行评估,评估现场全程录像。

针对以往可能存在的评估结果争议,今天开始,在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基础上,有关部门还安排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上门进行评估。家庭医生仔细查看邱老伯病史、核对基本信息以及检查身体机能等,并对结果进行记录。

1316b42661264cfeb8eb8ca0cd42c4c7.jpg

“因为邱老伯是签约居民,所以我们对他的身体状况非常了解,评估会比较准确。”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汪晓刚解释道。

在嘉定,像邱老伯这样享受“长护险”居家服务的老人超过15000人。但在评估环节中,有可能出现评估结果与申请人预期不一致的情况,部分居民有质疑。为此,接下来“长护险”制度实施将更规范。

“在评估之前,家庭医生会出具老人近3个月内健康状况的核实意见,家庭医生也会参与到现场的评估。评估结果会在村居进行公示。”嘉定区医保局待遇保障科科长李冬妍告诉记者,试点两年来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居家照护护理员存在文化程度不高、专业能力不强等情况。再比如,因居家照护服务存在分散性、隐私性等特点,难以监测护理员是否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服务。

“接下去我们会通过开展技能比武等,树立行业标杆,提高护理员护理技能和服务质量。”李冬妍说,“今年还会试点实施‘长护险’护理机构的记分管理办法,组建成立区医保协会的‘长护险’专委会,进一步加强监管。”

据了解,“长护险”评估等级为二至六级的失能老人,由定点护理机构提供服务,并按规定结算护理费用。护理服务分为社区居家照护、养老机构照护等。

efd732efa8a44393a99fb2bf85282f06.jpg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1、年满60周岁及以上;

2、参加本市职工医保、本市居民医保或本市医疗互助帮困计划的人员;

3、参加本市职工医保的人员,还需已按照规定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

4、经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失能程度达到评估等级二到六级,且在评估有效期内的参保人员。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是代办,须由监护人或者代理人进行,并提供代办人的身份证。

撰稿:印沁沁、姚明明(实习生),摄像:金晓辉,编辑:唐敏、王轶凡(实习)

4ee96f4df8f54a9589997ae895b0036a.jpg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