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民间素有大伏天大清早吃羊肉的习俗,以热制热,驱除湿气,以食为疗。在嘉定黄渡地区,入伏后各家羊肉馆座无虚席、生意红火。
跟着小嘉一起,来一场三伏天的“舌尖之旅”吧!
早晨6点半,小嘉来到黄渡集镇的阿许羊肉馆。一盘羊肉,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羊肉面,几乎是每桌必点的。
据了解,顾客盈门的“秘诀”有二:一是羊肉都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空运过来,大小也有讲究,须是“二牙”绵羊;二是用大木桶“古法烹饪”,保留鲜美原味,旺季时一天能卖20只羊。
来到厨房,只见灶上安一口大铁锅,连接一只高约60厘米、直径达1.2米的木质大圆桶,桶内最多可煮10只羊。先将宰杀洗净的整只羊切成4块,提前浸泡一晚出血水。在老汤中加入生姜、盐等基础配料煮沸后,放入羊肉,盖上木制大锅盖,柴火闷炖。
凡是经营羊肉店,老汤定是日积月累留下来的,开了27年店,老汤就是27年陈。随着炉火升腾,不足20平方米的厨房里水汽氤氲,充盈着羊肉的鲜香味。3小时后捞出,趁着高温“拆解”羊肉,放入不锈钢盆,盖上保鲜膜,倒上老汤,静置冷却四五个小时。
木桶烹制的羊肉,能够锁住原味,减少温度散发。羊肉吃起来鲜而不腻,酥而不烂,几无膻味,唇齿留香。
羊肉馆每天早上5点开始营业。除了来吃羊肉面和外卖羊肉羊杂的,不少老食客还赶早来吃“羊肉烧酒”。
“我已经吃了十几年了,肉香酒香,一身汗,过瘾!“食客汪其明翘起大拇指说。
在这里小嘉也要提醒大家,伏天吃羊肉进补,效果因人而异,建议大家合理进补,不要贪多。
作者:嘉融媒通讯员蒋一超、徐长斌、韩小弟
编辑:吴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