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禁止标注“零添加”,这些添加剂常识你知道吗?

日期:2020年8月4日 22:00:38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市面上的“零添加”“无添加”风潮,可能要踩刹车了。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对《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不得标注“零添加”“非转基因”等字样。

如今,不少食品包装都标注“零添加”“不添加合成着色素、不添加增味剂”等字样。也因此收获了不少消费者青睐。

微信图片_20200804172405.jpg

“零添加”直接理解就是没有任何添加剂,但事实确实如此吗?在食品工业化生产的当下,企业加工的预包装食品,想找到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的,恐怕很难。即使是家庭蒸馒头、烤面包,有时也少不了相关添加剂。

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并不是妖魔鬼怪。合法、适量使用,不仅无碍健康,还会让食品保鲜、增进口感。而且,即便真的“零添加”,也不等于一定安全。比如不添加防腐剂,就可能无法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导致食品容易变质。

微信图片_20200804172410.jpg

真正的问题是,有的食品包装瞒天过海,醒目标注“零添加”,而实质上却添加了。也就是说,所谓“零添加”有时只是商家宣传的伎俩,不仅损害消费者知情权,而且扰乱食品市场竞争秩序。

如此现实语境下,上述意见稿明确不得标注“零添加”等字样,一旦正式通过,将具有多重意义——大大压缩部分商家用“零添加”忽悠消费者的空间;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有利于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在禁止标注“零添加”之外,还要对商家在食品标识、广告宣传等方面的行为进行规范,努力形成闭环监管。

来源:新华网,编辑:武利荣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