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第四次在浦江两岸奏响AI最强音。当前,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城市建设、运行和管理的各个领域,有效地提升了城市效率和生活品质。数字化转型中的上海,每天都在演绎AI发展的现实版“速度与激情”。
上海展台 陶磊 摄
AI+一窗受理 “综窗”超级柜台有望走向全国
“一窗受理”是目前政务服务持续推进的工作模式,上海卓繁信息深度洞察各类“综窗”工作难点,用AI创新技术开创性地打造“综窗”超级柜台。
卓繁“综窗”超级柜台将材料电子化、证件识读、人像采集、电子签名、材料打印、窗口叫号、双屏交互等功能进行了精细化集成和一体化整合,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为窗口受理提供审查要点定位、材料自动分类、数据智能比对、服务无感评价等全流程智能化应用。这样能大幅降低综合受理对个人能力的依赖;同时,可对服务质量智能监控,窗口办件过程全记录、可回溯、有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信创体系打造的“综窗”超级柜台,适配国产CPU技术架构、国产基础硬件、外设、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支持全国产化替代。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综窗”超级柜台搭配送件机器人等AI智能设备,展示了智能综窗受理大厅的应用场景和一系列办件流程:通过语音轻松识别办事群众意图,扫描的材料自动关联,全流程办事的规范、高效和便捷,让观众纷纷感叹当今的政务服务变化大。
据悉,今年底,来自上海的“综窗”超级柜台有望走向全国,深入各级政府及办事部门。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各地政务服务将更加便捷、精细、科学。
世博源旁的“AI赛道”区域内,集中展示了国内自动驾驶全产业链成就和最高技术水平 孙中钦 摄
AI+交通智能驾驶自如面对复杂路况
途径高架路段、人车混流、上匝道混流、限速弯道超车、交叉出口下匝道等复杂路况,40分钟、21公里的车程,全程司机零接管。前不久,装有智能驾驶系统的智己工程车上演了一段精彩的自动驾驶路测。
上海已成为一块巨大的磁场,吸引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纷至沓来,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展示发布与先行先试的热土。
目前,上海已有上汽乘用车、宝马、图森、滴滴、上汽红岩、AutoX、丰田、小马易行8家企业获得示范应用牌照。截至2021年5月底,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向23家企业发放155张开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总测试里程约181万公里,总测试时长约7.9万小时。
智慧校园系统
AI+教育 让学习“无边界”
来到图书馆,报出书名,热情的机器人“小阅”会带着你一路走到相应书架前;走进实验室,戴上VR眼镜,宛若步入一间间工厂,了解制碱生产、合成氨工业生产、溴苯反应等平时难得见到的化工工业;5G智慧教室里,讲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全息投影屏,吸引全球优质师资“虚拟”进教室,和同学们分享智慧。
这充满未来感的一幕,实打实出现在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今年3月,该校和贵州的同学通过网络连线,共同上了一节《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信仰与使命》思政专题课,也成为5G智慧教室正式启用的第一课。当遵义的老师出现在大屏幕上,并远程为同学们讲解遵义会议会址时,两地同学们除了感叹彼此红色血脉相连,更惊叹技术让课堂变得生动丰富。
校长何莉介绍,如今,除思政课外,智慧教室保持一周2-3次的使用频率,为了提高学校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学校目前已经针对化学学科的实验课程开展了全息课程资源建设,期望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学校开展更为科学精准的实验教学,未来还将在生物、地理、物理等更多学科展开探索。
智能写字板,老师可以即时分析学生答题效果
去年8月,黄浦区获批成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一年来,黄浦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已全部完成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改造,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移动终端配比达到100%。
AI+医疗让患者早日“回归”
每天下午3时,正是盈康一生上海永慈康复医院的康复机器人物联港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候。几十名康复患者正由家属或护工陪同,在“物联港”中做康复训练。在这间拥有40多台人工智能设备、可同时容纳40人次治疗的康复治疗室中,竟只需配备2-3名治疗师,即可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
患者正在使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进行步态康复训练 徐程 摄
除了下肢康复机器人外,在物联港内,还能看到患者有的在对着电脑“打游戏”,有的在机器上算数,有的背着机械设备行走。各式各样的“机器人”陪伴左右:上肢、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智能康复机器人,地面式上下肢主被动训练、手部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EMU多轴上肢康复机器人等。患者可根据评估结果,选择不同难度的游戏,机器设备对患者的评估有客观性,并通过数据化上传后台系统,方便实时观察患者治疗进程。
AI+气象预测“风云变幻”
傍晚,一场电闪雷鸣的“暴力梅”横扫申城大部分区域。在这场梅雨抵达前,气象部门提早2小时就拉响了雷电、大风等预警信号,嘉定、闵行等分区预警也同步触响,提前通知城市运营部门和市民做好了防范和准备。近年来,上海的气象服务正变得更快、更准,精确到小时和区域的预报得益于近几年人工智能对“风云预测”的助力。
AI技术在海量数据处理和目标图像识别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上海中心气象台技术开发科科长储海说,2017年开始,上海作为中国气象局第一批试点单位开展AI技术应用研究,到如今,在AI助力下,上海已经基本建立了0-10天2.5公里的分辨率智能网格预报业务,逐步形成了由实况分析和0-10天气象网格预报构成的无缝隙精细化分析预报产品“一张网”。
交通银行的硬币回笼机,可以转换成数字人民币 孙中钦 摄
AI+银行申请更快隐私更安全
当银行遇上人工智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交通银行告诉你,数字化转型,能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更好的财富管理服务。
针对国际贸易过程中纸质申请、现场申办等手续繁琐的问题,交通银行与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合作,打造交银e关通平台,为各类进出口企业提供线上本外币贸易金融综合服务,通过对接海关单一窗口政务平台的通关大数据,实现“账户开立、税费缴纳、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各类本外币金融服务的一站式办理。
目前,隐私计算技术已成为解决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数据挖掘问题的当下网红技术。交通银行已将隐私计算技术应用于政务数据共享、普惠金融、生物识别等多个领域,促进“金融AI+”生态模式变革。
来源:上海大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