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呱呱呱呱……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1年10月17日 22:30:51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近日,古诗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场景,在嘉定区徐行镇钱桥村的养殖基地内真实再现,7000多只黑斑蛙在稻田里引吭高歌……

微信图片_20211017181823.jpg

在黑斑蛙的养殖试验田内,有一条水沟,两边种满了水稻,在稻田的上方还拉着一张绿色的大网,防止水鸟捕食。白天黑斑蛙躲藏在稻田里,并不容易发现,小嘉经过一番寻找才找到几只,它们趴着一动不动,但只要人稍一靠近就纷纷跳进稻田深处。

据介绍,黑斑蛙是青蛙的一类,其通体颜色为深绿色、黄绿色或棕灰色,因其背部有不规则的黑斑而得名,常常几只或几十只栖息在一起,且有夜间捕食、活动的习性。

微信图片_20211017181820.jpg

“此次在稻田中养殖黑斑蛙是嘉定继稻田养鱼、稻田养虾等生态农业模式后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嘉定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工程师程熙介绍,稻蛙共生的模式自古有之,蛙既能消灭稻田害虫,其排泄物又能改进稻田土壤的有机成分,稻田中的各种昆虫也是蛙喜好的天然饵料,有利于减少水稻防病虫害药物的使用,可实现天然的动植物有机结合。

据了解,基地目前正在对黑斑蛙进行驯化,使其尽快适应当前的环境。养殖员冯孝飞说:“因为这些黑斑蛙刚引进不久,对陌生环境出现了频繁跳跃等应激反应,我们就在试验田的围栏边放置干草为黑斑蛙营造相对安全舒适的环境。”此外,由于黑斑蛙对于生存的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养殖员近期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定期为试验田消毒,以确保养殖环境无毒、无污染。

微信图片_20211017181817.jpg

“其实稻蛙共生更适合于传统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对稻田中的动物来说影响比较大,因而如何在现代机械农业条件下,摸索与稻蛙模式的结合,是下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程熙坦言,此次人工养殖黑斑蛙是全区首次尝试,目前很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关于市场前景还不便作预测。

微信图片_20211017181815.jpg

“我们这次引进的是黑斑蛙幼蛙,因为已是较为成熟的个体,更有利于引种成活和进一步的观察试养。”程熙透露,明年基地将从黑斑蛙的蝌蚪开始进行养殖,从水质、饲料、投放的密度等方面摸索研究掌握黑斑蛙从蝌蚪到成品蛙各个阶段的生长特性,从而调整出适合的养殖模式。

微信图片_20210909191145.jpg

作者: 通讯员闵慧翀
编辑: 唐敏、卓明霞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