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有感染风险吗?团购物品如何安全处置?专家列出科学要点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2年4月11日 21:05:41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我的团长我的团”,成为上海近日疫情期间最受居民欢迎的话题。团长货来了!团购物品该如何安全处置呢?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米宏霏、高晓东医生为市民解读。

问:团购货物到了,我能直接抱回家吗?

答:不可以。

团购货品在生产、包装、运输过程中,内、外包装表面均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经过手接触物品上的病毒,再用手触摸口鼻等器官,有可能造成自身的感染,即“接触传播”。

收到团购物品后,尽量不要带入家里拆开。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或对新冠有效的消毒湿巾对外包装消毒(不建议使用酒精喷雾,遇明火有引起火灾的风险)后,静置半小时再拆开,湿巾擦拭后丢弃。

外包装拆开后,内层包装可再使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后放置备用。

问:拆包装时,需要做什么个人防护措施?

答:拆外包装时需要佩戴口罩和手套,并和物品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凑得太近,避免拆开包装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病毒气溶胶吸入和接触。

居家使用的手套可能种类多样(如PE手套、橡胶手套等),特别强调,拆开包装脱去手套后,使用皂液+流动水或含酒精成分的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杀灭可能沾染的病毒,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避免接触眼口鼻等器官。

问:选购物品及使用(烹饪)时,是否有特别关注的事项?

答:尽量避免选择冷链食品。若确实需要,在做好个人防护、表面消毒的前提下,在通风环境中去除冷链食品的外包装。

处置食材、烹饪时要佩戴好口罩和手套,避免流动水冲洗食材,以免造成气溶胶吸入。

食材处置完成后,仍需进行手卫生,打开厨房外窗进行通风。

问:拆掉的包装和使用后的手套、口罩等处理有什么讲究?

答:居家状态下,最好选择专用带盖垃圾桶,用以集中丢弃拆除后的团购物品包装及使用后的口罩、手套、湿巾等物品。

日常生活尽量避免频繁开启该垃圾桶。打包废物时也需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及手卫生,降低感染风险。

上海监管部门规范“社区团购”

不得在标价外加价

不得收取任何未标明费用

10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团购”价格行为的提示函》。相关组织者、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明码标价,销售商品应当标示商品的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等。

关于规范疫情防控期间

“社区团购”价格行为的提示函

各“社区团购”组织者、相关经营者:

当前,“社区团购”为助力市民生活物资保障,解决保供“最后100米”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社区团购”价格行为,使“社区团购”更好满足市民需求,现结合近期相关价格投诉举报,提示如下:

一、加强价格自律,守法依规经营。相关组织者、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以及《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等价格法律、法规及政策,落实主体责任,守法依规经营,根据生产经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

二、规范明码标价,真实说明信息。相关组织者、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明码标价,销售商品应当标示商品的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等。

对以套餐形式销售商品的,在标明销售总价的同时,应当标明所含商品的品名和数量。其中,销售主副食品套餐,应当标明所含蔬菜、肉类、乳制品等品种、数量、规格(重量、体积)等与价格密切相关的具体明细信息。套餐内商品具体品种难以确定的,应列举套餐中可能包含的商品品种。

对于另行收取打包费、配送费等服务性费用的,应当标示服务项目、价格及计价单位,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三、优化组织管理,保障消费者权益。“社区团购”组织者,要积极倾听百姓声音,持续优化团购组织管理,对相关经营者提交的行政许可、身份、地址、联系方式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明确售后服务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及时协调解决漏发、错发、退款等问题。

对于因套餐内商品临时短缺等客观因素,发生套餐内商品品种、数量、规格、价格等与销售时发生变化的,相关组织者、经营者应在发货前提前告知消费者,并明确取消订单、退差价等方式,供消费者选择。

市场监管部门将综合运用提醒告诫、政策指导、诚信自律、行政处罚等手段,加强对“社区团购”价格行为监管。市民如发现“社区团购”涉嫌价格违法的,请及时拨打12315或者12345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4月10日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 武利荣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