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个老物件,快来重温曾经的岁月

日期:2022年11月14日 22:00:14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近日,一场民间集藏展在安亭镇黄渡文体分中心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15大类100多件展品,包括邮票、剪报、革命纪念馆门券、火花、连环画、车模船模等。所有藏品均由安亭民间集藏协会会员提供,这些带着时光印记的老物件,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微信图片_20221114164104.jpg

《铁道游击队》《通向延安的路》《抢渡三关》……一排展台前,一本本连环画吸引了小嘉的注意,这些都是全国十大优秀志愿者桂建明的收藏。他从小喜欢看连环画,经常把零花钱省下来购买新书。“当时很便宜,3分、6分的都有,出一本我就买一本,现在大概收藏了2000本。”桂建明说。2010年,桂建明还向社区居民开放自己的连环画阅读室,并成为青少年暑期教育基地。

微信图片_20221114164108.jpg

猪肉票、豆制品票、壹市斤、伍市斤……小嘉看到,桂建明收藏的票证大小不一、名目繁多,但都保存完好,“当时计划经济,商品都是统一调配的,想要购买食品和生活用品都得凭票。”桂建明说,这些花花绿绿的票子是对过去生活的纪念。

微信图片_20221114164111.jpg

微信图片_20221114164114.jpg

每个藏友的收藏生涯,都是一段生动的故事。此次展览上,81岁的张蓉德带来了多套明信片和邮票。1956年,当时读初二的他因同学送的一张颐和园邮票而爱上集邮。此后60多年,他收藏的明信片和邮票已有上万张。

微信图片_20221114164117.jpg

张蓉德回忆,每次新邮票发行,他都赶早去邮局排队等待开售。去年,为了收集“建党一百周年”系列邮票,他早上6点出门,乘坐公交前往市区的邮局排队,下午4点才盖上邮戳。张蓉德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收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国家取得的成就。

微信图片_20221114164120.jpg

居民张清中带着9岁的儿子过来看展,没想到儿子对这类老物件很感兴趣,趴在展柜上好奇地问这问那。“能把这些老物件保存得这么好,真的很不容易。”张清中说。

展览地址

安亭镇黄渡文体分中心

(博园路4800号)

展览时间

即日起至11月19日

每天8:30-17:00

0二维码.jpg

作者:通讯员蒋一超、魏明恺
编辑:徐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