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养犬,别让你的爱成为别人的痛

日期:2023年11月8日 09:05:37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近日,成都一小区大型犬撕咬幼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有人认为,不能因此事件而否认市民养狗的正当性,也不能污名化动物伴侣存在的意义。但更多网友认为,养狗人应保持应有的养狗素养,比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起码做到遛狗时拴绳。此外,相关部门、小区物业也应该起到监管作用。总而言之,依法养犬,文明养犬,别让你的爱成为别人的痛。

图片

爱宠贵在有道

对于养宠一族而言,可爱的萌宠承担着很多的情感价值。他们乐于把宠物当作家庭成员看待,全家福的照片也因萌宠的加入,变得更加温馨动人。曾几何时,下班后撸猫遛狗是都市打工人难得的治愈时光,但好心情总会被公共绿地的宠物粪便、未系绳的犬只所破坏。

作为一名守规矩的资深“铲屎官”,我发现各地的养犬条例尚不完善,文明养宠主要还依赖大众自觉。在老家乡下,家家户户的狗基本是散养,遛狗牵绳很少见。老百姓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朴素信仰,觉得狗是一种富有灵性的动物,能识人断路,无需拴绳,这就造成了安全隐患。

有一次,女儿假期回老家,路口突然窜出一只高大的金毛,非常热情地前肢立起来搭在她的肩上。见此情景,我心中一阵恐慌,虽然金毛性格温顺听话,但对陌生人的戒备心很强。女儿倒是镇定自若,她告诉我,这只金毛叫“肉肉”,她曾把家中比熊犬吃不完的骨头分享给它,所以才会上演前一秒的亲昵戏码。这也侧面说明“肉肉”平时缺少主人的看护管理,在村子游荡是它的常态。

相比在老家,生活在嘉定,养宠物会安心许多。小区内文明养宠的宣传标语和海报随处可见,花园里设有宠物便袋自取箱和收集宠物粪便的“蚯蚓塔”,人性化的设计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渗透生活肌理,营造了良好的养宠氛围,潜移默化引导市民当文明的“铲屎官”。

今年暑假,女儿的学校发起倡议,组织少先队红领巾议事活动。我鼓励她踊跃参与,努力建言献策。聚焦不养烈性犬、做好萌宠登记、疫苗接种、防止宠物扰民等社会话题,运用巧思,孩子们以设计原创海报、录制快板等形式,争相提出依法养宠的金点子。

爱宠贵在有道,从今天起,做一个合格自律的养宠人,共建美好家园。

——董红

小细节体现养宠大文明

“汪星人”“喵星人”一直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短视频上它们可爱生动的形象常常让人感慨养育一只宠物的美好。然而现实中,一出出恶犬咬人、不牵绳遛狗的行为,也让很多人对宠物产生了不满。一时间,两大阵营针锋相对,都以各自的视角解读对养宠的理解。

其实,任何事物都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是空喊口号的激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市民拥有养育宠物的权利,但也要背负相应的责任;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并承担起监管责任,对养宠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管控,才是共同的目标。

几年前,新成路街道便针对遛狗随地大小便行为,制作了“狗狗便便袋”,通过分发给养狗的居民,促使大家养成及时处理狗狗粪便的习惯。狗狗便便袋有挂钩,方便携带,还不会弄脏手,给养宠人士提供了便捷,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市民文明遛狗的意识。

今年,街道又成立了一支“新成萌宠俱乐部”志愿者团队,将整个街道分成5个片区网格,每位志愿者负责一块区域。志愿者每天上午下午两次捡拾宠物粪便,并将牵引绳、便便袋和宣传品发放给养宠的居民,劝阻不文明养宠行为。而刚建成的宠物友好公园,也让宠物有了“自由撒欢”活动的区域。

饲养宠物,从办证、打疫苗到定期检查身体、早晚带它们出门散步,养宠人对宠物的关爱完全不亚于对自己的家人,而宠物对人类而言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的可爱伴侣,不该因为不文明养宠行为而污名化,依法养犬、文明养犬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费晓晓

养犬有道,社会和谐

狗历来是人类的朋友,看家护院、陪伴主人是它们的代名词。随着社会发展,除了在偏远农村还保留狗看家“习惯”外,人们大多把狗当作宠物来陪伴,增加生活的乐趣。

在我看来,狗分为不同的种类,有的狗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一旦狂躁就可能会伤人,且速度之快令人无法躲避。有的狗主人口口声声说:我的狗不咬人。可这句话最不具有说服力。正所谓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养狗如果不按套路出牌,必将给他人的健康安全带来威胁。

养狗首先要完善立法,比如逐步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养狗“登记制度”,确保狗要有特定的身份和相应责任人。其次是逐步推行宠物狗的疫苗接种,尽可能预防狂犬病毒。最重要的是在学生上学、放学集中的路段两边,禁止商铺收养流浪狗或者不拴绳等行为。学生也要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在道路上不逗狗、不随意接近狗,一旦受伤要第一时间告知老师和家长。同时,规定遛狗人必须牵绳,并且把绳子长度控制在安全范围,禁止到人员密集处遛狗。

此外,提高对狗主人放纵失责行为的惩处力度,也能进一步阻止狗咬人悲剧的发生。在人口稀少的农村,“看家狗”尚且拴绳固定在一定区域,城市人口密集区更应该处处提防、步步小心,坚持养犬有道,才能推动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王小满

文明养宠人人有责

我所在的真新街道,老年人口众多,酷爱养狗的人也不在少数。每天晚饭过后,小区内牵着牵引绳带着自己的爱犬出来散步的市民很多。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养宠人士还会随手带着工具用来清理狗狗的便便,碰到陌生人,狗主人还会拉紧牵引绳以防狗狗突然伤人。

近年来,真新街道通过设立文明养宠实践点、文明养宠示范社区,举办科普讲座、居民会议、社区活动,以及通过“真新故事真心人”微信公众号发布、转发文明养宠文章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文明养宠知识,有效地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明养宠意识和责任感。

真新街道还开展了文明养宠为主题的“三五”行动,宣传小分队手拿文明养宠宣传册以及宠物粪便袋,发放给社区中的爱宠人士,倡导饲养宠物要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定期为宠物注射疫苗、外出遛狗一定要牵牢、及时清理排泄物、避免宠物狂吠扰民等。此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对社区中的流浪狗进行收容,移交至专门的动物收容爱心机构。

如今,真新街道各社区积极举办文明养宠宣传活动,如宠物知识讲座、宠物展示会、宠物义诊等,使居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明养宠的重要性,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文明养宠的活动中来,让文明养宠成为每个居民的行为准则。

——王正

爱它就请对它负责

近年来,随着养犬数量的增加,恶犬伤人、遛狗不牵绳,排泄物没有及时清理等不文明养犬事件引发社会频繁关注。近期,四川成都崇州一小区大型犬撕咬幼童事件,引发了大众激烈的讨论,事件背后关于不文明养犬的行为又被推上风口浪尖。

根据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发布的《中国动物致伤诊治规范》称:我国每年大约有4000万人被猫狗咬伤。搜索相关事件可以发现,许多城市都有人被流浪狗攻击伤害案件发生,在这些流浪狗中有许多是被弃养的。

弃养动物在很多城市有相关条例约束,以上海为例,《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遗弃犬只的,由公安部门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吊销《养犬登记证》,收容犬只。养犬人五年内不得申请办理《养犬登记证》”。虽然有相关条例约束,但要实施取证却存在困难。很多地方养犬需要登记办证,但执行层面上却不够完善,弃养也无法追踪。有些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弃犬者需缴约折合人民币二十三万元的巨额罚款,严重虐待犬只者最高可判两年徒刑。在有些地区,会为宠物植入皮下芯片,方便主人找回或者帮助动物找到主人。在中国,是否存在饲养宠物限制太少、成本过低等问题,有待社会探讨。

不仅流浪犬会存在一定的危险,随着生活条件变好,社区的宠物犬数量也日益增多,由宠物犬引发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养犬虽然是个人的权利,但不能不顾及他人感受。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宠物犬,有人天生对狗感到恐惧,对于怕狗人士而言,即使面对被牵着的小型犬种,依然会感到不适和恐慌。宠物的粪便即使清理了,地面上也可能会残留一些痕迹,对过路人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养犬即使再文明,对他人有时也是一种无形的侵犯,更不用说不文明的养犬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选择了饲养宠物,就应当负起责任,规范养犬行为,不仅是对宠物的疼爱,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份保障。

随着拥有宠物的人群数量日益上升,许多人周末出行时也会倾向于选择宠物友好场所。位于南翔的印象城是宠物友好商场,商场内自备推车可以带着宠物一起逛街,没有推车也可以在商场内租到,同时商场里也有许多宠物友好餐厅。商场六楼有宠物乐园,在宠物乐园内,可以把宠物放下玩耍,肆意奔跑。

——万玥

七嘴八舌

其实很多城市已经在推广犬籍登记制度,也在进行文明养宠的宣传,但有些人还是不登记。只有解决犬只个体身份识别问题,才有利于后续管控。——monika

养宠物是现代人缓解情绪、抵御戾气的重要出口。但不文明的养犬行为,只会让宠物远离我们。——羊羊

权利和义务是一体两面,保障犬主人的基本权利和明确犬主人的责任和义务都是重要的一环。但很多人往往只强调一面。——矩

大型犬咬伤女童案件发生后,这几天还是看到小区、公园里不少狗依然没有牵狗绳。如果没有严厉的法律惩罚,永远叫不醒那些装睡的人。——风公子

养狗人要文明依法养狗,不养狗的人也要爱护动物,这样才能和谐相处。——天心

希望尽快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并落到实处,明确养狗人的法律责任和对所养犬只应承担的义务。——罐罐

gHqjcBA8_mc7J.jpg

来源:嘉定报

编辑:姜天悦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