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让理想穿越时空”2024年菊园新区院地科技艺术系列活动开幕式暨院地文艺展演在嘉定区文化馆举行。
互动讲述《一颗闪亮的种子》 、群诵《理想》、合唱《“两弹一星”组歌》……活动上,一个个节目精彩上演,深情回顾周仁、王淦昌、王大珩、于敏等老一辈院士、大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诠释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对科学家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空航天精神的践行与传承。
“科学家心中好像有一颗闪亮的种子,熠熠生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也争取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报效祖国。”10岁的王登麟小朋友说。
观众马海明则对舞蹈节目《国旗和我》印象深刻。据了解,该节目取材于75年前的真实故事,一个上海年轻人参加新中国国旗设计征集活动,最终他的设计方案被选定,从此,一个图标设计的自豪情感随着岁月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集体情感。“科技和艺术有许多共通之处,今天的展演节目,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科学家奉献、创新的精神力量,特别触动。”马海明说。
现场,2024年菊园新区院地科技艺术系列活动启动。“接下来,菊园新区将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理想之光——科学家演讲’‘爱赏科技’‘邻+科学院’、北水湾音乐节等项目,不断深化院地合作内涵。”菊园新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余超介绍。
菊园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懿表示:“写好这篇‘科创’文章,需要院地之间的沟通再紧密、合作再深入、情感再升级。这场院地科技艺术展演活动,就是以‘文化纽带’链接院地合作的生动实践,通过科技文化艺术融合绽放的美,提升菊园城市吸引力和文化归属感,更好传递出菊园的人才高度、科创靓度和发展速度,为‘科技菊园、品质菊园’高质量发展插上文化腾飞的翅膀,为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贡献菊园力量。”
此外,活动还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等5家科研院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点揭牌,未来将进一步拓宽院地合作平台,促进院地合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近年来,菊园新区在深化院地合作内涵、推动院(所)地全域双向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不仅聚焦未来生命医学、未来材料科技、未来光学、未来数智产业,规划“一所一园、一园多所”布局,推动产业园区项目集群发展,还不断集聚科创主体,自主创新型科技企业突破1800家,“新微创源”获评市郊唯一的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此外,菊园新区还通过打造“技术转移平台”,协助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交易累计成交金额达到6.37亿元。
作者:王轶凡
编辑:王子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