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定区围绕乡村振兴和文明村镇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运用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持续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常态长效,“党风”“家风”“民风”同步改善,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其中,江桥镇通过完善建立基层自治组织、巧用村规民约,提升了村民的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构建和谐宜居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度先行、筑牢文明之基
江桥镇围绕“乡风文明”主题,将移风易俗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的“两约三会”工作中,即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与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的有机结合,对全域行政村的村规民约进行修订,配套覆盖广泛的约束性管理举措,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核心作用,使得乡风文明建设有了坚实的制度依托。
以太平村为例,该村试点设立“有事好商量”议事点,每月定期举行一次涵盖广泛议题的议事活动,重点关注红白喜庆事宜的规范管理、积极宣传移风易俗的精神内涵,以及大力倡导与时俱进的文明新风尚。在拟定村规民约之初,太平村就将移风易俗的具体要求、婚丧嫁娶的相关规定融入村规民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从观念到行为的双重转变。
江桥镇各村村民在筹办红白喜事之前,都须主动履行《酒席申请审批流程》,填写详细的《酒席申报表》,强化对村民活动中心和乡村会所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酒席报备体系,包括酒席操办申报、家宴规模、厨师资格备案等,实现“一户一档”登记管理。
榜样带头、引领风尚之先
江桥镇组织各村开展“最美村民”“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活动评比,激发党员群众自我管理的主体意识,将传统道德化风成俗,以规立德培育乡风文明。
以华庄村为例,围绕党建做足文章,开展党员做表率、比奉献活动,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励党员实现“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奉献”的承诺,激发党员在乡村治理、村庄环境整治、倡导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等村级各项工作中的热情。
通过党建引领,激发党员治理村庄的热情,营造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参与村里各项公益活动的浓厚氛围,引导党员处处模范带头、事事做出表率,引领乡风文明。
常态长效、惠民利民之要
江桥镇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方针政策,通过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派出文艺工作者、科技专家及医疗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科普讲座和技术指导,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将“三下乡”活动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此外,江桥镇积极推行“积分制”星级户评定,以华庄村为试点,将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尊老携幼、邻里互助等纳入评定项目,把村集体事务转化为“家家事”。华庄村2023年共有三星级住户5户、四星级住户12户、五星级住户267户,五星级住户占比94%。
江桥镇在推动移风易俗的过程中,还采取了一系列生动而接地气的宣传举措,诸如利用村内广播小喇叭向村民们播报移风易俗的新政策和优秀案例;同时,借助数字化手段,通过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等方式,实现信息的即时推送与共享,使崇德向善、勤俭节约的文明风气悄然浸润广大村民的心田,不断激活乡村文化的活力,共同构建起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来源:文明办,编辑:卢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