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扫除是迎接春节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马陆镇立新村,村民们对打扫庭院的扫帚,赋予了最传统的仪式感。
立新村村民钱丽娟今年77岁,他们家至今还保留着手工扎扫帚的习惯。在钱丽娟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用的扫帚都是父亲手工制成的。“那时候每年过年前都会扎一把新的扫帚,能用一整年,扫地可干净了!”钱丽娟说。
制作一把耐用的扫帚,其实从上一年10月份就要开始筹备。当芦粟成熟收获时,村民们留下穗子,挑拣一番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待到年前,穗子由青色转成红色,变得干燥而有韧性,便是扎扫帚的最佳时机。
制作扫帚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考验手艺和耐心。钱丽娟会挑选出差不多长度的芦粟穗,四支一组用棉线绑成捆。制作一把扫帚需要8捆芦粟穗,接着将这些成束的穗子交叉卡在竹制的扫帚把上,再用老虎钳、铁丝等工具紧紧箍住芦粟杆。
“手上的劲儿要用足,绷住,别松了,拉紧了才扎得结实又好看。”钱丽娟手法娴熟,她在穗子中部用棉线绑紧压实,再用剪刀将穗子修剪整齐。最后,用刀砍去多余的芦粟杆,对扫帚手柄进行精细修剪,一把美观又实用的扫帚就完成了。
一把扫帚,
不仅承载着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
更凝聚了传统手艺的智慧与温情。
你有哪些关于春节的独家记忆?
来评论区和小嘉一起聊聊吧~
作者:通讯员姜天悦
编辑: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