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3D打印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制造、建筑设计以及文化创意等多个行业中大放异彩。你能想象吗?3D打印技术如今已经能够与医疗专家紧密合作,涉足到“颅骨设计”这一高度复杂且精细的领域。
近日,嘉定区南翔医院利用超高分子材料,结合3D打印成型技术,完成了一场个性化定制的颅骨修补手术。
3个月前,“90后”小伙小王因交通事故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入院时,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血肿,伤情严重。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和手术治疗,小王虽然恢复良好,但由于颅骨缺损,还是给他的生活和心理都带来了极大困扰。“肉眼看上去,头部直接往里凹了一块,看上去很脆弱,平时做点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的。”说起自己受伤的部位,小王总是忧心忡忡。
为了给小王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南翔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孙帮清带领团队展开讨论与研究,最终决定为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手术——先为小王的头部做一个精确的“3D打印模型”,然后根据这个模型来制作颅骨补片。“颅骨修补手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神经外科手术,不仅能够恢复患者的颅骨完整性,还能有效保护大脑免受外界冲击。”孙帮清介绍。
3D打印后的颅骨材料部分
为了让小王能够恢复得更好,孙帮清和他的团队选用了一款名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材料。“这种材料特别耐磨、耐用,而且跟人体很‘合得来’,也就是生物相容性好。我们再用3D打印技术,根据小王的头部CT扫描结果,为他‘定制’了一块新的颅骨。”孙帮清表示。
手术中,孙帮清带领团队成员将“定制颅骨”调整复位精准嵌合,让这块“拼图”严丝合缝地拼放到小王的头上,并且用螺钉固定好。最终手术圆满成功,检查显示,术后小王的头颅恢复原貌,左右对称美观,头颅CT提示补片在位,无板下积液,恢复状况良好。目前,小王已顺利出院。“真的很谢谢孙主任和南翔医院的医生们,不仅拯救了我的生命,还帮我保证了头部的美观性和日后生活的安全性!”小王感动地说道。
据介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有着优异的耐磨损、低摩擦、高强度的机械性能、极好的隔热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在环境温度变化时、使用者日常生活、运动时更好地保护脑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舒适度和假体耐久性,并有着极好的抗菌性能,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更重要的是,这种材料不会影响以后的放射检查,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修补的部位和周围的情况,更好地判断手术效果和监测治疗。”孙帮清表示。
南翔医院神经外科诊疗特色
科室常规开展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的个体化治疗,脑动脉瘤的开颅夹闭及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脑积水疾病的诊治科室以血管内介入和神经内镜为主的微创手术及神经重症管理为特色,主要包括颅脑肿瘤、脑卒中、颅脑损伤及各种神经疾病的系统诊治。
专家介绍
孙帮清
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
擅长神经重症管理及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及内镜);在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的个体化治疗、动脉瘤夹闭、脑膜瘤、胶质瘤手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也同时开展神经介入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地点:南翔医院门诊四楼专家诊室7
作者:彭晓妍,编辑: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