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不仅仅是一种饮品,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随着它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咖啡对健康的影响也备受关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咖啡中的咖啡因等成分与帕金森、阿尔茨海默、偏头痛等神经内科疾病存在微妙联系。
咖啡是如何影响大脑的?
我们又该如何喝咖啡呢?
别急,一起来一探究竟!
划重点:对于大脑神经系统而言,
咖啡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提神醒脑的“钥匙”
咖啡的核心成分咖啡因,能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它就像一把“钥匙”,精准结合大脑中的腺苷受体——腺苷是让人产生困意的“疲劳信号分子”。当咖啡因占据受体位置,腺苷无法传递困倦信号,我们就会感到精神振奋。
但是,长期大量饮用咖啡,可能导致腺苷受体敏感性下降,提神醒脑的效果减弱。如果为了达到以往效果而饮用更多咖啡,最终可能会出现“咖啡成瘾”。
帕金森的“保护盾”
多项研究显示,每天饮用2-3杯咖啡的人群,帕金森的发病率降低25%-30%。芬兰长达22年的跟踪研究证实,咖啡消费者患病风险仅为不饮者的1/3。科学家推测,咖啡因不仅能维持多巴胺神经元功能,其抗氧化成分还可减轻神经炎症。不过,这种保护效应存在性别差异,对绝经后女性效果较弱。
阿尔茨海默的“迷雾”
关于咖啡与阿尔茨海默发病的关系,科学界尚未达成共识。《衰老神经学前沿》指出,65岁以上人群每日饮用3杯咖啡,认知衰退速度减缓27%。但也有研究发现,过量咖啡因会加剧β淀粉样蛋白沉积。目前,主流观点认为,适度饮用可能会通过抑制Tau蛋白磷酸化,发挥保护作用。
偏头痛患者的“警示灯”
对于偏头痛患者而言,咖啡可能成为“定时炸弹”。摄入少量咖啡因,能收缩扩张的脑血管,缓解头痛,这也是某些止痛药添加咖啡因的原因。但是,频繁饮用(每周超过3天)会导致受体脱敏,反而诱发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国际头痛协会建议,偏头痛患者每日咖啡因摄入不宜超过200毫克。以意式浓缩咖啡为例,建议饮用60毫升至100毫升,具体因咖啡豆种类、数量及萃取参数而异。
注意!过量饮用咖啡,
可引起焦虑与过度兴奋、
心悸、手抖、烦躁、失眠等不适,
因此,科学饮用很重要!
科学饮用咖啡“黄金法则”
安全摄入量:健康成年群体每日咖啡因摄入量应不超过400毫克(以意式浓缩咖啡为例,建议饮用120毫升至200毫升,具体因咖啡豆种类、数量及萃取参数而异),孕妇需减半。
饮用时注意:避免空腹饮用,防止刺激胃酸分泌;下午3点后饮用,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服用一些抗抑郁药(如MAO抑制剂)期间,需遵医嘱。
特别提醒:对咖啡因代谢缓慢的基因携带者,容易产生心悸、失眠等反应,摄入量应再降低。
温馨提示
咖啡与神经系统的关系犹如精密的化学实验,剂量决定结果。爱喝咖啡的宝子们,建议了解自身身体状况,掌握科学饮用方法,让这杯醇香饮品成为你的健康伴侣。
作者: 撰稿嘉定区安亭医院神经内科吴艳芳;通讯员郑丽敏
编辑: 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