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举办重大科研成果推荐会暨循证医学与临床转化创新发展论坛
会上宣布,医院刘辉、徐畅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IF=93.6)刊发关于循证医学“证据污染”治理新策略的重磅研究成果,首次修改循证医学的规则。
该成果4月23日在《英国医学杂志》在线刊发
《英国医学杂志》特邀该团队发表述评文章
该研究独立通讯作者、医院副院长、肝外三科教授刘辉告诉记者,在循证医学框架下,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循证医学证据位于证据等级体系的最高层级,是国际公认的制定临床指南的权威依据。然而,当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实施和分析等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会引发研究数据偏倚或失真而成为“问题试验”,进而影响循证医学证据可靠性,降低临床诊疗指南的可信度。当前,这一问题尚未受到足够关注。
“为了揭示这种连锁效应,从根源上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研究团队于2023年正式启动VITALITY Study系列研究,围绕‘证据产生—证据整合—证据转化—临床反馈—证据更新—循证决策’这一主线,构建循证医学证据生态体系。”该研究独立第一作者徐畅教授说,团队通过追踪847项包含“问题试验”的循证医学研究、3902项循证医学证据,并对其进行逐一复现,发现在剔除“问题试验”后,高达20.6%的证据结论发生改变成为“问题结论”,且至少157部国际权威临床诊疗指南的推荐意见受到了级联影响。
“基于以上发现,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证据污染’循证概念,并明确了证据污染机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完整的‘循证医学证据污染链’。”刘辉补充,针对这些临床证据污染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4项对应解决方案,获得了《英国医学杂志》期刊编委会以及统计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同时,研究团队强调,可以通过开发人工智能工具,对“污染源”(问题研究)进行智能过滤,实现全链路污染防控。
“现阶段,团队正牵头筹建亚太证据分析、整合、转化联盟(APN-EAST),联合国际多名科学院院士和著名教授,构建非盈利、全球化循证医学学术协作网络,系统研究循证医学证据污染的综合治理策略;通过整合全球顶尖科研力量,构建标准化的证据应用指南体系,积极推动中国解决方案的全球实践。”刘辉说道。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周伟平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一直勉励医生要带着科研的思路去做临床,要把临床与科研相结合,此次科研成果填补了循证医学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空白,体现了中国医生“勇闯禁区、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者:撰稿印沁沁、摄像蔡陈皓
编辑: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