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闷热天气与频繁降雨为蚊虫孳生提供了温床。为有效防控病媒传播风险,嘉定多个社区积极开展防蚊灭蚊专项行动,通过雨后积水排查、重点区域喷洒、上门入户指导等一系列举措,筑牢雨后防蚊的第一道防线。
7月28日中午,记者在清河路420弄小区看到,小区内多处仍有积水滞留,多名来自北水湾除害公益服务社的病媒指导员正在忙碌地巡查。他们逐一打开雨污水井盖,检查井内情况,并往其中投放安备灭蚊颗粒,减少蚊虫孳生。
“一个未处理的井口,一周内就可能繁殖出上千只成蚊。”病媒指导员彭荣介绍,雨污水井是蚊虫孳生的高危场所,加上近期天气炎热,蚊卵最快48小时就能孵化成幼虫,“当前正值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季,我们将安备投放频次从每月两次加密到每周一次,抢在蚊卵孵化前阻断繁殖链。”
在嘉宝梦之月华庭小区,消杀行动同样紧锣密鼓。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背着装有药水的喷雾器,对绿化带、地下车库、楼道角落、垃圾投放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喷洒。
除了常规喷洒作业,嘉宏社区居委会还联合病媒指导员,将防蚊行动延伸至住户家中。独居老人、1楼居民成为重点关照对象。
“阿姨,盆里的积水要及时清理干净,盆具最好倒扣存放,花盆、托盘里的积水也要注意。”在王阿姨家中,病媒指导员发现天井内摆放了多个盛水塑料盆后,协助清理所有积水容器,“像这样的积水,3-5天就能孳生大量蚊虫,特别是传播疾病的白纹伊蚊最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产卵。”
随后,病媒指导员还对天井底部区域进行药物喷洒消杀,仔细检查纱窗密闭性。“服务太周到了!”王阿姨感激地说,这些工作人员还特别耐心地向她讲解防蚊知识,“我家最近要换纱窗,他们叮嘱我要选择纱网孔径小于1.2毫米的规格,这样既能保证通风效果,又能有效阻挡蚊虫入侵。”
据介绍,嘉定区各街镇根据前期摸排数据,针对不同社区特点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对于老旧小区,重点整治天井积水、楼道堆物等传统孳生场所,采用人工巡查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新建小区则侧重绿化带、地下车库等现代型积水点的处置,运用智能化监测设备提升防控效率。
北水湾除害公益服务社负责人唐健介绍:“我们为每个小区都建立了专属的‘蚊虫地图’,比如老旧小区要特别注意屋顶排水沟和废弃容器的清理,而新小区则要加强景观水体和地下空间的管控。同时,沿街商铺的灭蚊工作也纳入统一督导范围。”
居家防虫害实用贴士
1.清积水
蚊虫多在静水中繁殖,阳台、花盆托盘、空瓶盖、雨篷凹槽等都是“高危区”。下雨后及时清理积水,别让“小水洼”变成“孳生地”。
2.常通风、勤打扫
保持室内干爽,垃圾及时清倒,灶台水槽勤擦干,不给蟑螂蚊蝇留下“舒适生存环境”。
3.纱窗纱门要常查补
小虫能钻缝,破损纱窗及时修补,晚上开灯少开窗,防止飞虫趁夜入侵。
4.巧用物理+天然驱虫法
香茅油、艾草包、柠檬草喷雾等天然驱蚊物品既环保又安全;配合电蚊拍、蚊香液等物理防控更有效。
5.关键时段注意防护
黄昏、雨后为蚊虫高峰时段,外出时穿浅色长袖、使用防蚊喷雾或贴片,给宝宝准备专用蚊帐或驱蚊扣。
撰稿:周玉林
摄像:赵晨
编辑:李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