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探馆·寻宝之夏 | 4万字“作弊坎肩”、1平米“高考房”……科举考试有多“卷”?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年8月5日 09:30:14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编者按

在“上海之夏”文旅品牌背景下,嘉定区融媒体中心将以“行走的课堂”形式,带观众穿越800年疁城历史,展现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场馆如何用科技赋能传统、以创意活化文物,助力打造长三角节点性旅游目的地。

上海科举博物馆坐落于嘉定孔庙古建筑群内,依托孔庙原有空间布局进行展陈设计。该馆以科举制度发展史为核心,系统呈现隋朝至清末1300余年间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通过千余件展品多维度还原科举文化体系。

快戳下方视频,沉浸式感受考场内外的智谋、艰辛与梦想↓

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了获取科举考试的成功,有些考生不惜冒着风险,夹带作弊的文章进入考场,甚至有人将文章写在衣服上。

图片

一件麻布坎肩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共有62篇八股文,总计4万多字……你能想到,这是一件被考生夹带进入考场的作弊“小抄”吗?字数之多、字体之小,令人叹为观止。这件堪称“古代作弊神器”的麻布坎肩,展陈于嘉定孔庙的明伦堂。

这么小的字是怎么写上去的?嘉定博物馆讲解员芮莉娜介绍,为了完成这件夹带,制作者使用了极其精细的鼠须笔,这种笔由老鼠胡须制成,非常适合细微书写。

鉴于作弊现象层出不穷,清代考场的搜身制度非常严格。一般规定,衣物不得用夹层,笔杆要镂空,干粮要切开检查,砚台不能过厚等。如果被发现夹带“小抄”,轻则示众三个月、终身禁考,重则流放处死。这件坎肩能留存至今,堪称奇迹。

图片

而要闯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得先过“高考房”的考验。明伦堂内还放置着清代顺天贡院号舍的模型。芮莉娜介绍,贡院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场地,考生们被分配到一个个编号的小隔间,称为“号舍”。考试期间,考生的考试吃住都在这一间小格子里解决。

图片

这些号舍尺寸大约高6尺、深4尺、宽3尺,换算成现代单位,也就一个多平方米。它的内部空间比较狭小,通常只有两块木板作为书桌和座椅,晚上把其中一块木板放下来用于夜间休息。这样一间狭小的号舍里,考生们需要连考三场,共住9天6夜,条件之艰辛可想而知了。

在嘉定孔庙的文创商店里,有许多别具特色而又十分实用的产品。孔神附体钥匙扣、孔庙小福袋、金榜题名包包、好狮莲莲系列丝巾……扑面而来的“谐音梗”令人会心一笑。这背后,是对现代学子的俏皮祝福。

图片

“嘉定孔庙门前连接三座牌坊的石栏望柱上雕刻72只石狮,象征孔子三千弟子中的72贤人。”芮莉娜介绍,“狮”与“师”同音,孔子为“万世师表”。“学宫狮”是以“七十二石狮”为原型诞生出的IP形象,圆圆的脑袋装满知识,大大的眼睛闪烁机智,脑袋里装着72贤人的智慧,可谓是“学神本神”。

图片

想沾沾古代学霸的好运吗?嘉定孔庙有清代状元试卷、古代版“录取通知书”等300多件展品,而且还将不定时上新。精彩多多,快来“寻宝”吧!

服务信息

地址:嘉定南大街183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8:30—17:00(16:30停止入馆)免费开放

撰稿杨育杰

褚嘉蓉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