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7月30日,由嘉定区委宣传部、区新闻办、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正式启动。系列访谈邀请各委办局负责人作为嘉宾,直面区域民生发展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现场答疑解惑,并就市民关切作出承诺与展望。今天(8月15日),嘉定区交通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陆凤与嘉融媒主持人、现场观众等,围绕交通工作持续赋能嘉定发展等议题,从对外提升交通辐射能级、对内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
“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由上海农商银行、嘉定城发集团特约支持。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系着民生。当前,嘉定正以“新城发力”和“北虹桥建设”为双引擎加速发展,而交通是其中的关键支撑。陆凤表示,按照五个新城发展战略的目标引领,区委区政府对新城的交通体系发展提出了对外强化、对内提升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发挥好交通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强化新城对外的交通辐射能力,提升新城和中心城区以及长三角城市之间的交通衔接效率。要完善内部的交通体系,提升内部交通体系的服务效能,更好地支撑节点城市的建设。” 陆凤介绍。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目前,轨交11号线嘉定段是全市客流强度较大的轨交线路之一。陆凤直言,要缓解11号线的客流压力,最为直接有效的举措就是快加市域线(嘉闵线)的建设。
“今天我们带来了一列国产的市域C型列车模型,目前已经在机场联络线上投入运行,也是今后嘉闵线运行的列车。”陆凤表示,市域线(嘉闵线)的最高设计时速可达160公里,相比地铁要快六至七成。“嘉闵线建成以后,与轨交11号线、13号线、14号线初步形成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拉近我们嘉定和其他新城、市中心城区的距离。例如,在嘉定北站、南翔站,嘉闵线可以和轨交11号线换乘,在金运路站可以换乘轨交13号线,在乐秀路站可以换乘14号线,在虹桥国际枢纽可以换乘2号线和10号线,在闵行的七宝可以换乘9号线,在七星路站可以换乘12号线,在银都路站可以换乘5号线。”陆凤表示。
就市民所关心的嘉闵线北延伸的建设情况,陆凤介绍,嘉闵线北延伸的专项规划已经在今年5月完成批复。“嘉闵线北延伸会在嘉定工业区由南向北设3个站点,分别是汇旺东路站、宝钱公路站、北和公路站。嘉闵线北延伸的建设将有效提升嘉定新城北拓后,北部地区的出行服务水平,同时也将有力地支撑嘉宝智慧湾、北部工业区和联影小镇的产业发展。”陆凤透露,根据建设单位目前的计划,项目将在年内开工。
高快速路扩容增能
2021年S7沪崇高速二期建成通车,2022年嘉闵联络线开工,2023年G15嘉浏段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2024年G15嘉金段改扩建工程和S20外环西段功能提升工程开工……目前嘉定高快速路总里程已达到99.2公里。陆凤介绍,嘉定作为上海的西北门户,区内高快速路网络在承担服务本地区发展和交通出行需求的同时,还需要承担上海对外衔接长三角其他地区的过境交通需求。因此,在现状高快速路网的基础上扩容增能,是提升通行能力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
今年区交通委有两项重点工作,一项是要完成S5沪嘉高速(快速路)和嘉闵高架之间的嘉闵联络线的建设。第二项是要加快推进S5沪嘉高速(快速路)功能提升工程的入城段在年内启动。陆凤说:“S5沪嘉快速路功能提升工程在设计上会根据新城的发展,体现快速路城市化设计标准。同时通过主线的立体化改造,有效提升通道功能,打破空间阻隔,强化嘉定新城核心区两侧地区的交通联系。同时,通过优化调整匝道布局,更好地支撑沿线地区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市民的出行需求。”
优化完善城市路网线网
“如果把交通系统比作血脉系统的话,高速公路和大运量轨道交通就是身体运行的动脉系统,而完善城市内部路网系统结构就是在打通静脉和毛细血管。”陆凤介绍,“十四五”期间,嘉定围绕跨铁通道、区区对接、重点片区,建成了一批区级骨干道路。“‘十四五’期间,在各个街镇的努力下,预计可完成的配套城市支路将超过30公里。”陆凤介绍。
此外,陆凤还分别就嘉定的定制公交、水上交通等问题和观众开展交流。
展望“十五五” 推进建设
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体系
“‘十五五’我们将接续‘十四五’的建设目标,更好的围绕市民群众对交通工作的期盼和需求,一是坚持规划引领,高质量编好交通发展“十五五”规划,充分考虑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布局调整、人口增长趋势等因素,明确“十五五”交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策略。二是坚持功能导向,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对外交通廊道,提升嘉定的对外联通性,科学规划建设好内部道路的“毛细血管”,提高内部交通的通达率和便捷性。三是坚持品质提升,坚持公交优先、坚持建管并举、打造更为智慧、绿色、安全的交通环境。” 陆凤表示,嘉定区交通委员会将持续强化综合交通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支撑,为推动嘉定新城高质量发展,开创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
由上海农商银行、嘉定城发集团
特约支持
作者:撰稿张健 、摄像王轶凡
编辑:张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