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再添两家“国字号”田间学校!你去过吗?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年9月11日 15:16:15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农民田间学校是基层农广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主阵地,是农广校体系在基层的有效延伸,它既为普通市民打开了一扇了解农业、亲近自然的窗口,也为农业人提供了提升技能、交流经验的专业平台。近日,第二批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名单公布,上海外冈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上海嘉定维高蔬果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上榜。这两所田间学校都有哪些特色?一起来看↓

畜牧养殖与生态循环

上海嘉定维高蔬果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位于嘉定工业区北部,占地1035亩,是一家集种植、养殖、农业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

图片

走进这片天地,115亩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250亩的桃梨果园郁郁葱葱,梅山猪养殖更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年出栏量超2000头。

除了丰富的种植养殖资源,合作社精心打造的梅山猪博物馆也是一大亮点。嘉定梅山猪在《嘉定县志》中早有记载,其肉质细腻、肥而不腻,不仅是国家级保种资源,更承载着本地人的味觉记忆。在梅山猪博物馆,图文展览系统地介绍了这一地方猪种的发展历程,成为众多学生研学实践的热门打卡地。

图片

“我们学校以畜牧养殖为特色。”合作社负责人沈燕燕介绍,在养殖模式上,合作社积极探索创新,采用“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之路。落果、菜叶喂养,禽粪还田,为土地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就像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依托区农技中心、动物疫控中心等专业单位,田间学校开设了一系列实用课程,涵盖哈密瓜、草莓、蔬菜的栽培技术,以及动物免疫技术、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知识。学校还以“农业+教育+文化”为主线,开展田园探索、农耕传承、团队拓展等活动,吸引了周边村镇、学校与企业纷纷参与,让田间课堂成为传播农业技术与乡村文化的平台。

图片

为了让更多人沉浸式感受农业与文化的魅力,这几年,学校陆续开发了“梅山猪探秘”“匠心手作”“古法打酱油”等特色课程。“我们将劳动教育与自然科学、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亲手挤牛奶、喂家禽,在田间学校感受现代农业和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沈燕燕说。

大米的一生在这里找寻

“想知道一碗米饭是怎么来的吗?”在上海外冈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你可以找到从育苗、插秧到收割的全过程答案。从青翠欲滴的秧苗到金黄饱满的稻穗,田间学校将种植水稻的每个阶段精心拆解为课程和体验项目,生动展现出现代农业与传统农耕的深度融合。

田间学校负责人刘波介绍,合作社围绕外冈镇1.7万亩粮田,正全力推进无人农场建设。通过精准农业装备的广泛应用,致力于打造万亩规模的数字化无人农场,实现水稻全程无人化作业。目前,学校配备齐全,有农机库房、烘干中心、大米加工厂、育种基地、多媒体教室等设施,拥有各类农机具400余台套,为实训提供了完善的场地与设备支持。

图片

“我们每年都会开展农机操作与维护培训,提供科技咨询与服务,年均培训达640人次。”刘波表示,学校还开设了2门由“土专家”主讲的特色课程,让学员深入了农业奥秘。

在稻米文化宣传方面,合作社自2017年开始共举办了十四季“带着爸爸去种田”主题活动,陪伴了无数嘉定小囡的成长,见证了近千组亲子家庭在田间的美好时光。

图片

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赤脚踩在泥土里,将一株株充满生命力的秧苗插入大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牌活动跨越了整个水稻的生长周期,参与者能够从春夏插秧到秋季收割,感受四季时序的变化和农业耕作的完整过程。

活动现场还会展示无人机植保、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农业设备的实际应用,真正把课堂搬到农田。“这类田间课堂不仅展示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也搭建起亲子沟通的桥梁,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敬畏土地、热爱劳动的种子。”刘波表示。

加上此前已获评的上海市嘉定区马陆葡萄公园农民田间学校,截至目前,嘉定区已有3所学校成功入选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这些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授农业技术的职责,也成为融合生产、生态与文化教育的乡村课堂。在嘉定,这些田间学校正吸引更多人走进乡村、了解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撰稿:彭晓妍

编辑:袁悦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