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也能把骨头跑“断”?近日,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骨科急诊在短短两小时内,连续接诊了两位小“飞人”。一位在百米冲刺时突然腰部剧痛,另一位则在接力赛交棒时左腰部剧烈疼痛,无法行走。就诊时医生发现,罪魁祸首同为“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髂前上棘撕脱骨折”是专挑青少年下手的。运动会期间,青少年发生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的数量明显增多。对此,家长和学生可能会有疑问没摔也没撞,为什么跑个步也会骨折?
“髂前上棘撕脱骨折”是运动医学中常见的青少年骨骼损伤类型,是指因髂前上棘处附着肌(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过度牵拉,导致髂前上棘的帽状骨折,主要发生于骨骺未完全骨化的11-16岁群体,多为运动损伤。流行病学显示,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3倍,与青春期肌肉质量增速高于骨骼强度有关。
01发病原因
该疾病源于缝匠肌起点的生物力学失衡。11-16岁时髂前上棘二次骨化中心出现,处于软骨发育阶段,此阶段骨骺软骨生长活跃,对抗力薄弱,骺板结构对牵拉应力的耐受阈值仅为成年骨骼的30%-40%,极易损伤。
剧烈运动时,缝匠肌在髋关节伸展和膝关节屈曲时,可产生超过600牛的瞬时收缩力,儿童及青少年该处骨骺未完全闭合,肌肉牵拉力超过骨骼承受力,导致骨化中心从髂骨主体撕脱。持续性剧烈运动、突然发力、外界暴力都可能致病(如短距离赛跑、足球、排球、篮球、棒球等运动,以及跑步跌倒等意外情况)。
02有何症状?
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撕裂样剧痛,93%的患者出现即刻运动功能丧失。髂前上棘区域可出现瘀青,有的患者可出现明显隆起,明显压痛,可能伴有肿胀、肌肉紧缩感,髋关节活动受限(如外展、屈曲活动不适等)。部分患者受伤瞬间有短暂刺痛感,之后疼痛可能持续或在活动时加重。10%-15%的患者可能因为骨折块压迫并发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表现为大腿外侧麻木或刺痛。
03如何预防?
①运动前充分热身,提升肌肉柔韧性;
②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循序渐进训练;
③学习正确运动姿势,如短跑时减少髋部过度发力;
④增强核心肌群和下肢肌力,降低肌肉牵拉对骨骼的冲击。
医生提醒
受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冷敷止痛消肿,再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并听取医生建议选择保守治疗、固定治疗(用弹性绷带或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等方式。

来源: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
编辑:沈天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