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10月30日,2025年嘉定区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评选会在上海嘉定人才港举办。评选会上一系列兼具创新性与实效性的优秀案例集中亮相,描绘出一幅“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嘉定营商新图景。
“烟火气”与“产业力”并重
在案例分享环节,各街镇和部门带来的实践项目覆盖了从市井生活到产业升级的多个维度,既有聚焦民生服务的“小而美”创新,也有服务千亿级产业发展的“大而强”举措,展现出嘉定营商环境建设的广度与深度。
安亭镇在推动汽车产业转型方面的链主协同模式令人眼前一亮。“我们重点推动上汽大众试车场转型为公共研发平台,开放高端测试资源,不仅服务了链主企业,也带动了延锋、宁波华翔等配套项目落地。”安亭镇经济发展办工作人员张诗怡向记者介绍,安亭还通过联合举办供应链对接会,精准引入惠州华阳、浙江雅虎等核心配套企业,有效增强了本地产业链的韧性与完整性。
与此同时,徐行镇则匠心打造“15分钟园区生活圈”,破解企业“招工难、留人难”问题;江桥镇通过“三机制六支持”赋能街区治理,让城市的“烟火气”与“文明风”和谐共生;华亭镇则创新“乡村公寓+商旅驿站”模式,在田园诗意中筑牢“宜业宜居”的软实力。
各委办局也准备了充分详实的案例材料,展现嘉定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系统布局。区法院打造“嘉商嘉行”品牌,以司法服务“温度”护航企业发展;区数据局牵头建设国家级万兆光网试点园区,以新基建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区市场监管局创新“1+1+X多书同达”机制,实现“惩戒与修复”并重的服务型执法。
案例评选聚焦“两个结合”
评选会上,区法院、区经委等17个部门及12个街镇齐聚一堂,现场气氛热烈,评委与演讲者之间互动频繁,问题直指案例核心,推动讨论走向深入。马陆镇以上海械谷作为核心案例展示,获得了评委的高度关注。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上海械谷首发园区6万平方米面积已吸引90余家医疗器械企业落地,入驻率超85%,包括术锐、长三角国智、特亿解、博恩登特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和机构。预计今年底可实现营收6亿元,税收4000万元。
“专家的提问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也为我们指明了下一步提升的方向。”马陆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产业发展)工作人员王楠仁表示,评委在点评中建议马陆不仅要搭建高能级的创新平台,也要注重构建“医研产”融合的生态体系,推动园区向更高能级迈进。
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信用发展应用部高级经济师吴亚菲作为评委代表向记者强调了案例评选的“两个结合”标准。“一是看区域实践是否与市级政策导向紧密结合,是否落实了顶层设计;二是看创新探索是否真正回应了企业发展的痛点与堵点。”吴亚菲认为,嘉定在本次评选中提交的案例在这两方面均表现突出,体现了区域在政策落地与需求响应上的高度协同。
据了解,本次活动通过征集预选、现场展示、专家评选等环节,将从创新性、实效性、社会性、推广性、现场表现五方面评出营商环境最佳创新实践案例、优秀创新实践案例、特色创新实践案例各10个,对各领域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进行宣传推广,不断放大创新改革效应,助力区域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作者:撰稿徐宸逸
编辑:沈天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