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融”字诀!解锁嘉定工业区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的“幸福密码”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年10月31日 23:41:59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融合型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区深化“三个融合”治理服务格局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共同体的重要举措。近期,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嘉融媒推出“融合在行动”专栏,全面展现“融合型服务”的新作为、新成效,让多样资源在家门口集聚,让多元服务更可感可及。

第十一期

不用奔波,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以公益价格学编程、练书法;下楼遛个弯,就能约上邻里练瑜伽、话家常;有啥烦心事,抬脚就能走进“我嘉心坊”聊一聊……在嘉定工业区,“家门口的幸福”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模样,融入居民生活的日常点滴。这份“幸福密码”,便藏在一个“融”字之中。

“融”布局:织密服务网络,夯实幸福基底

“十四五”期间,嘉定工业区结合人群密度、实际需求、承载能力等因素,将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的建设点位从城市化地区向产业、农村地区延伸,规划建设数量10家,含单体型1家、主辅型2家、多点型2家、乡村型5家。在前期完成8家的基础上,今年将计划完成横沥、旺泾村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建设,届时10家邻里中心的建筑面积总计将超2.37万平方米。

bad1575803c44fb79b577c120cbb533e.png

近年来,已投入实体化运营的8家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紧扣“一中心一特色”的运营目标,培育出“寻味朱桥”“烟火桃溪”“邻嘉南苑”“莓丽灯塔”“健康黎明”等极具辨识度的服务品牌,共同织就一张打通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的暖心网络。

3c07c90c71e64ebe948797e17b17489b.png

“融”资源:打破边界壁垒,激活服务动能

嘉定工业区地域广阔,8家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地理位置相对分散,为使优质资源跨越空间限制,嘉定工业区创新构建“区域合伙人”联动机制,深度挖掘“商区、厂区、园区、街区、校区、景区、社区、院区”八大领域潜力,吸引50余家企业、商铺、学校等成为“区域合伙人”,形成“资源跟着需求走,服务围着居民转”的良性循环。

跨域联动,让服务辐射延伸。南苑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与“街区”合伙人《小主人报》共建“南苑小记者站”,不仅为孩子提供小记者实践、AI编程启蒙等课程,更通过“资源共享、服务互通”的跨区域机制,将优质课程延伸至北片朱桥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近百名孩子在家门口完成从“知识吸收”到“实践创造”的成长跨越,生动展现了优质资源突破地域限制的辐射效应。

按需配送,让服务精准触达。以《关于推进“区域合伙人”共赢行动方案》为指引,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通过邻里议事会、线上调研等方式,扎实开展需求调研并梳理清单——南苑家长盼笔墨文化传承、娄塘居民想留住手工编织匠心、朱桥邻里向往健康生活……“校区”合伙人成人学校迅速响应,在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开设硬笔书法课,为娄塘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引入手工编织课,在朱桥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开展八段锦活动。今年上半年,配送活动40余场、超700人次参与,实现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匹配。

52e722540f314013b8be78ebeac8eebc.png

城乡共融,让资源双向流动。2025年暑期,嘉定工业区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联合景区、各南部社区等区域合伙人,打破城乡边界,精心设计4条“城乡融合”亲子路线。例如,“景区”合伙人沥江生态园的“新农村体验”路线,让南苑、朱桥的城市孩子们在农耕劳作中感受乡村变迁;娄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依托古镇红色资源,邀请三里村等青少年走进老建筑,在历史探寻中厚植家国情怀。50余组亲子家庭参与其中,在游戏、交流中消弭城乡差异,通过互访实现双向赋能。

“融”服务:找准需求切口,传递民生温度

“老师,你看我画的仙人掌好看吗?”在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的活动室里,孩子们围着大学生志愿者展示彩绘作品。“七彩童年”公益项目源于志愿者发现家长反映“兴趣班距离远,家门口的美育资源少”。专业社工随即联动高校组建绘画专业团队,每周末进驻邻里中心。这场由“专业社工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执行”的公益行动,正是“按需服务”的生动写照。

“需求-资源-服务”的精准匹配,是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服务的核心逻辑。2025年,嘉定工业区整合党群、政务、民生、便民、数智五大领域优质资源,以8家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为阵地,建立“融合型服务”资源库,并推出“益启暖嘉”融合型服务项目51个,构建起覆盖全群体的服务网络。

f1cf20b7776c43f697f4099e45ca01e9.png

特色项目搭桥,守护“一老一小”。聚焦高频共性需求,创新设计“邻里乡音”戏曲沙龙、“我嘉智慧厨房”等10余个项目。娄塘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回应居民呼声,推出原创IP“桃小溪”,并开发各种周边衍生品,系列活动尤为暖心,带领老少漫步弹硌路、体验“娄塘塌饼非遗传承馆”,让代际相处浸润在文化与温情中。

特色空间聚力,温暖“新”就业群体。打造“新马力嘉门口驿站”“暖Xin角”“三立方邻里便捷坊”等专属便民服务空间,配备休息桌椅、充电设备和应急药箱等,为奔波中的外卖员、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筑起贴心歇脚地。

75f80aed3baf47b49e25b34d33baacd5.png

特色空间赋能,扎根乡村需求。结合各村特质打造功能性空间——赵厅村的“农残检测室”守护农蔬安全、黎明村的“百草农院”“三味堂”科普健康知识、灯塔村的“莓丽影厅”丰富文化生活、三里村的“农家书屋”点亮求知之路。这些特色空间成为支点,带动活动精准落地,让乡村服务真正贴合乡土肌理。

“融”民心:聚力共治共享,厚植邻里温情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激活居民主人翁意识。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的公益瑜伽项目曾面临“老年多、青年少”的困境。专业社工深入调研后,捕捉到中青年群体“想锻炼但没时间”“偏好强度适中课程”的核心诉求,随即联合主理人定制服务“套餐”——在周末推出适应青年的课程,并通过线上宣传引流。如今,该项目已吸引近千人次参与,中青年占比达85%。“从前是被动接受服务,现在能参与方案设计,感觉自己成了服务的‘主角’”,一位志愿者的心声,生动诠释了居民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转变,而这正是“融民心”的核心要义,让居民真正成为服务的共建者。

7d08bde3ff87444f9a1808e966c38540.png

以“活动纽带”聚“邻里情谊”,让幸福氛围日渐浓厚。运营至今,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联动社区、社会组织、商圈等多方力量,成功举办“娄塘邻里幸福月”“宜美我嘉 幸福邻里”等主题类活动近40场,日常类活动近万场,吸引超33万人次居民参与。同时,组建“邻里热心人”帮帮团、“惠万嘉”便民服务队、“益启寻味”公益伙伴志愿服务队等特色队伍30余支,近百名热心居民主动加入。这些举措让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真正成为凝聚人心的“强磁场”,让温暖的邻里情谊在共建共享中愈发深厚。

从资源融合打破壁垒,到服务融合精准对接,再到民心融合凝聚合力,嘉定工业区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以“融”为笔,在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写下一张张幸福答卷。未来,这里将继续链接更多高质量资源平台,让“融合型服务”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场景,真正实现幸福“出圈”、温暖“满格”。


来源:上海嘉定社会工作

编辑:徐宇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