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嘉定、苏州昆山、太仓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携手共建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今年是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启动建设的第八年,嘉定区融媒体中心聚焦产业协同、科技创新、交通互联、生态共治、民生共享等,推出系列报道“风起长三角 潮涌嘉昆太”,展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嘉昆太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
嘉定,是上海的西北门户,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近年来,从高速路网拓展、跨省公交互通,到轨道交通衔接,嘉定逐步构建起覆盖嘉昆太的立体交通服务网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让"三城“变“同城”成为现实。
高快速路网持续升级
通行能力显著提升
2023年7月,G15沈海高速嘉浏段完成“6拓8”拓宽改造;2025年,新浏河大桥实现“6拓8”并通车。“改造后,道路蓄车能力提升20%-30%。尽管太仓段仍在施工,嘉浏段日均车流已超10万辆次。” 上海嘉浏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沈海高速嘉浏段数字化管控中心负责人王影介绍。
同步实施的智慧高速改造,实现了软硬件全面升级。嘉浏数字化管控系统集交通运行、维养管理、应急调度与智慧收费于一体,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实现对道路状态的车道级精准监测。王影介绍,车道指示器、可变限速板等设备可在突发情况下及时预警,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目前,72%的突发事件由系统自动识别并报警,识别率较初期提升约15%。
“沈海高速嘉金段、沪武高速太仓段等改扩建工程正加快推进。项目完工后,嘉浏段交通流量将进一步提升,沪苏高速通行功能将进一步增强。”王影表示。
目前,京沪高速、沈海高速等高速已横贯嘉昆太区域,沪宜公路、曹安公路、宝钱公路等地面道路也实现跨省衔接。随着沈海高速嘉金段、沪武高速太仓段改扩建、沪宜高速苏沪界至太仓北枢纽段等项目加速建设,三地跨省路网结构将持续优化,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
轨交、公交相继“牵手”
跨省出行无缝衔接
近年来,嘉定、昆山、太仓三地公共交通逐步互联互通。2024年9月,公交嘉定61路终点站向昆山方向延伸约300米,与昆山108路实现无缝接驳。正是这短短的延伸,为跨省居民带来极大便利。“以前回嘉定,我要从昆山到牛头泾站下车,再走300米才能坐上嘉定61路。下雨天、拎东西特别不方便,现在好多了!” 陆女士说。
目前,嘉定共有嘉定59路、60路、61路和7路B线4条公交线路跨省运营至太仓和昆山;太仓501路和昆山花桥C7线也分别延伸至嘉定。公交“零距离”接驳,居民的日常跨城出行就像在同城一样便利。
“在跨省公交的运营过程中,我们公交公司还通过开展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不断收集乘客的意见建议,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让跨省公交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嘉定公交公司运营管理部副经理周冲表示。
同属公共交通的轨道交通方面,上海轨交11号线于2023年与苏州轨交11号线在花桥站实现贯通运营。目前,嘉昆太地区已构建起以京沪高铁、沪宁城际、沪苏通铁路一期为主干的高速铁路骨架。随着沪苏通铁路二期加快建设,与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衔接的嘉闵线北延伸段规划也已落地,“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加速从蓝图走向现实。
从高速路网扩容,到跨省公交接驳,再到轨道交通成网,嘉昆太地区以交通一体化为引擎,打破地域壁垒,推动要素顺畅流动。未来,随着更多交通项目落地与智慧化升级,一个更高效、便捷、融合的长三角生活圈与经济圈将加速形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交通,正以最朴素也最坚实的方式,书写着长三角一体化的生动篇章。
作者:张健
编辑:沈天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