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高温,医院里,那些最美的身影

日期:2018年8月1日 09:25: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台风“安比”过后,高温势力又开始抬头。6月以来,嘉定区中心医院迎来了夏季第一波就诊高峰。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着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医疗安全。6月1日—7月25日,医院共接诊门急诊患者26万余人次,出院5100余人次,完成补液1.9万人次。

入夏后,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会选择一清早来院就诊。为此,门诊挂号收费窗口于每周一、周二高峰期提前至7:00开窗服务,中午安排连班。而随着越来越的市民选择自助挂号收费服务,以往排长队的现象已大大改善。

夜间急诊是另一个高峰时段,医院未雨绸缪安排帮班医生,以应对傍晚至夜间的急诊就医高峰。急诊三位护士长每天提前到岗,了解前一天24小时工作量和岗位需求,及时调整人员和物资的配备,切实保障医疗秩序平稳,保障患者医疗、护理安全。


凌晨时分,“胸痛中心”的微信群依然热闹。120、心内科、急诊科多部门密切合作,“胸痛中心”团队24小时在线,随时准备应战。早上8:30,见到正在穿铅衣的技师朱峰时,这已是他下半夜到现在参与的第三台冠脉造影手术了。据统计,7月以来,导管室已完成145台心脏介入手术,而最多的一天连续做了16台。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背后,为的是护航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健康。

暑期随着耳鼻咽喉科、泌尿外科小儿患者的骤增,麻醉科手术室也迎来了年中高峰,6月以来手术量已有2000余台。手术室提前做好了预案,从容应对“高温”战。在24℃恒温的封闭环境中,每一个人努力克服自身困难,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缺人手了,轮休的同志便主动放弃休息;夜班急诊多了,日班的同志会主动留下来帮忙,从不计较自己加了多少班,从不抱怨每天都是披星戴月,大家都在为患者的健康而战,为科室、为医院的未来而战。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和供应工作。在去污染间,出于职业防护的需要,工作人员要全副武装,整天穿戴着不透气的防水衣、防水鞋、防护面罩、口罩、手套,进行器械清洗、消毒、干燥和搬运等重体力劳动;在包装间,护士们双手触碰的是刚刚消毒、干燥好的滚烫滚烫的各类器械、器皿;消毒员们每天一锅接一锅地装卸沉重的诊疗包,在热浪中密切观察灭菌器的运行情况;收送员则忙碌在供应室与各临床、医技科室之间,推着运送车来回奔走,收污送洁。

作为区域检验中心,检验科不仅要完成本院就诊患者的临床检验工作,每天还要接收大量来自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送检标本。每年6月是社区老年人体检的扫尾阶段,导致了短时间内标本量的骤增。据了解,区域检验中心日处理标本量平均在8000以上,最高峰达到了11000以上。

f0b74c504bb14ef1928564fdc984e6dd.jpg

自7月6日搬入“新家”后,新产房已分娩 80余人。为保障母婴平安,还通过急救演练来熟悉新产房的各项工作环境和流程。炎炎夏日,对于特殊人群的孕妈们更像抱个小火炉,产房早早为孕妈们换上了清凉的被单、备好了温开水与靠垫,舒适温馨的环境,耐心细致的指导,大大缓解了夏日的烦躁与宫缩疼痛带来的不适。

医院门诊大厅,每天都有红马甲志愿者,或为患者答疑解惑,或帮助患者挂号配药。这些“红马甲”由医务职工、社区居民以及学生志愿者共同组成,他们放弃休息时间,每天准时上岗、微笑服务,成为了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关爱志愿者,保障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医务社工部在义工站及门诊服务岗位均配备了驱蚊花露水、电风扇、软凳等,并组织开展志愿者成长小组、观影等反哺活动,团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升。

来源:嘉定区中心医院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