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走访听民声 深入基层解民忧
卫生计生系统全体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开展大调研大走访,了解卫生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主要矛盾,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切实解决群众在寻医问药、健康服务、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急忧愁盼”问题。全年累计调研走访对象2738个,收集各类问题和建议1911个。在安亭镇、嘉定镇等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的医联体内药品目录统一有效解决了居民呼声较高的基层配药难问题。全年开具慢性病长处方23.65万张、延伸处方16.58万张,让“1+1+1”签约的慢病患者少了些奔波,还节省了一笔不少的路费。
二、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 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全区60岁以上人群签约率达92.4%;通过“1+1+1”平台社区转诊2951人次;签约居民就诊率达96.3%。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提供儿科常见病诊疗,全年接诊儿童3.42万人次。今年新增马陆1家卫生中心分中心和4家服务站,“家门口的医院”越来越多,半数居民首选在社区卫生中心就诊。居民与家庭医生的“粘合度”不断提高,得益于家庭医生服务制的完善和基层卫生人才能力的提升。2018年,全区13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评价位列全市前列,安亭镇黄渡位居全市第一。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同济大学医学院系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陆镇社区卫生中心2016-2017年度科研能力跻身全国社区科研能力二十强。嘉定区乡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入选“上海卫生改革发展20件事”。
三、完善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建设 分级诊疗模式逐渐形成
继心电、影像、病理、检验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建成后,2018年建成B超诊断中心,再添“仁济-嘉定医联体”“东方肝胆-嘉定医联体”两大医联体,在让更多百姓享受同质化医疗服务的同时,有力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的形成。2018年,区中心医院创建成为上海健康医学院新型直属附属医院、区妇保院挂牌成为同济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医学教育培养新模式,为全区或全市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四、建成胸痛急救“高速路” 赢得心梗抢救时间
上海首个区域胸痛救治网络——嘉定区胸痛救治网络正式启动。以嘉定区中心医院为主体建设的区域胸痛中心,整合区域内所有一、二级医疗机构及120院前急救资源,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高效快速的转诊机制,构建起了胸痛患者的生命抢救高速公路,心梗患者的救治时间从122分钟缩短到了62分钟。自建成以来,共救治各类胸痛患者1万3千余例,其中心源性胸痛患者4000余例,挽救了820名急性心梗患者。一年里,区域胸痛中心、南翔医院的基层胸痛中心相继通过中国标准版、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嘉定区中心医院的“胸痛中心护航生命”入围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第三批“医疗服务品牌”项目。
五、打造“智慧医疗” 平台 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扎实推进区属二级医院DRGs质量监测与评价管理系统的项目建设。各医疗机构加快信息化建设,开通分时段、多渠道预约;区级医院推出床旁结账、医保卡微信挂号零元支付等功能;多家社区卫生中心开通二维码指导用药,居民就医一部手机全搞定。随着智慧医疗的普及,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尤为重要。成立区卫计委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的主体责任。在2018年中国网络安全技能竞赛“观安杯”管理运维赛中荣获卫生组一等奖,并入围全行业总决赛,荣获优秀奖。
六、创精神文明行业 播撒医者仁心
全区21家医疗单位争创市级文明单位,“修身讲堂”“我们的节日”“医者‘好人’事迹展示”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大放异彩;80余位专家、6批次医疗队分赴云南德钦、楚雄和青海久治开展巡回医疗和帮扶服务,助力精准健康扶贫;志愿服务遍地开花结果,援摩医疗队队长、区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姜全明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区中医医院徐海涛入围“中国好人”候选人;市级媒体集中采访报道“申城先锋”“金拐杖”志愿者卫慧先进事迹,弘扬和引领了医疗行业新风尚。
七、首个“中国医师节” 唱响尊医重卫主旋律
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区卫计委隆重举行庆祝主题活动,浓墨重彩地书写医者故事,唱响尊医重卫主旋律。全区医务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展现出了白衣天使的担当。涌现出了十佳医生、最美护士、嘉定名中医、十佳公共卫生工作者、十佳医技工作者、十佳医务后勤工作者、星级全科医生等先进典型。尤其是,区中心医院陈跃宇获“嘉定区科技功臣奖”、区中医医院张少军获“嘉定区科技领军人才奖”、区妇保院院长甘晓卫获“嘉定区区长质量奖”、区中心医院获“嘉定区质量金奖”、迎园医院安宁疗护科获“2018感动嘉定”年度人物等,树立起了行业典范。
八、持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助力全球全民健康覆盖
作为中国区域合作中心唯一代表,嘉定区再次应邀参加第三届世界卫生组织(WHO)全民健康覆盖技术顾问研讨会,展示和交流嘉定“3+2”全科医生培养、“3+X”家庭医生服务、中医药发展等工作,并就深化合作项目、加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达成共识。11月,健康城市国际研讨会在嘉定成功举办;嘉定顺利通过全国健康促进区“国考”。在“送出去,请进来”中,嘉定正以国际胸怀和视角,为“全球全民健康覆盖”贡献嘉定智慧。
九、推进嘉昆太医疗卫生联合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为贯彻落实“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战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嘉定、昆山和太仓三地卫计委联合开启基层卫生服务、医疗服务综合监督、医疗质量管理、中医药协同发展等交流;签署《防范和打击无证行医工作合作协议》,形成联合打非长效机制;完成苏沪五市(区)血防联防协作等,逐渐成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政府联动、机制共建的一个紧密协作、互利共赢的共同体。同时,嘉定还与温州两地开展医疗卫生全科人才培养、跨区域眼视光专科联盟等紧密合作。
十、实施“放管服”新政 实现审批服务“最多跑一次”
卫计委监督所先后推出政务便捷的多项“新政”,让办证群众实实在在的少跑了路。一是“电子化注册”,让医师集体注册工作提效增速;二是“承诺制”,申请人只需签订承若书,在两个月后如期补上卫生检测报告等相关申请材料,便可当场领取《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三是“即办制”,11个卫生许可事项25个子项已实现“当场办结,立等可取”。区中医医院“警医邮”服务让驾驶员在医院实现体检、换证等一站受理。
来源:区卫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