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又立新功!建筑垃圾能“打印”出垃圾厢房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19年10月17日 21:10:51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推行垃圾分类的一个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利用和经济价值,物尽其用。在垃圾循环利用推动绿色循环经济不断发展方面,嘉定将建筑垃圾制成的再生骨料为原料,引进3D打印技术,试点打印垃圾厢房,实现了建筑垃圾的管理闭环。

10月16日,记者在安亭镇向阳村看到,一个橙色易拉罐造型的垃圾厢房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垃圾厢房不仅具备垃圾投放、电子感应、视频监控等多项功能,还配备有洗手台、座椅等设施,独特美观的造型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易拉罐本身就是可回收资源,上面印了很多环保标语,游客或村民看到,也能起到宣传作用。”安亭镇向阳村村委委员杨益介绍说。

据悉,该垃圾厢房由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设计,采用3D打印技术建造而成。工作人员只要将计算机设计的建筑图纸和方案输送到大型3D建筑打印机中,加入建筑骨料,就能层层叠叠“喷绘”出建筑构件,再通过配筋装配,整个建设过程不到三周。由于采用了3D打印技术,不仅建设效率大大提升还减少了人工成本,同时建筑的造型也更加多变。

此外,3D打印所使用的原料也是一大亮点,主要是建筑垃圾制成的再生骨料。记者在南翔镇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看到,建筑垃圾经过流水线设备的分拣、破碎、筛分、细碎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为了再生的建筑骨料。据悉,通过建筑垃圾骨料配比少量混凝土制作而成的垃圾厢房,与普通混凝土制成的相比,质量相当,成本却比传统工艺的减少三成左右,且更环保。

据介绍,未来,根据制作工艺、使用体验和使用寿命等评估,3D打印垃圾厢房还有望在嘉定全区多个社区、公共区域投放。

作者:嘉融媒记者张怡
编辑: 唐敏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