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亿粒毛线!上海爷叔粘出28.8米长“清明上河图”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19年12月9日 16:54:52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家住嘉定真新街道的69岁上海爷叔余中樑,就对清明上河图情有独钟,他花了近十年时间,用2亿4千5百万颗毛线粒制作完成了28.8米长、1.1米宽的毛线粘贴画“清明上河图”。

73d922525cf94f0ca2e2d7b50c5cbbee.jpg

记者见到余中樑时,他正和家人一起在小区广场上铺开作品供街坊邻里参观,巨幅作品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丰富的色彩、惟妙惟肖的人物和各种建筑等,很快就被大家认出来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cd9f84672f2646fcaaae6d9e19232f4e.jpg

a9510fc68c4d43b187882f46f204245a.jpg

余中樑介绍说,这幅作品是在帆布上制作的。先在帆布上按照清明上河图的原图,画上底稿,然后用2.5至3厘米大小、不同颜色的毛线粒粘贴在上面,最后才拼出了这幅作品。作品中人物1829人,牲畜91头、亭台楼阁504间、船筏28艘、推拉车32辆、轿子20台、桥11座、各种树木632棵、树林84处。余中樑说,画底图是最难的,  画图不是随随便便的,要成一个直线,所以制作的时候他是整个人趴在桌子上面确保不走样。

42885303b4464982b635b89c65c7fb51.jpg

余中樑是上海人,退休前是浙江台州黄岩区的教师,教过数学、手工等课程,一直对手工制作非常感兴趣。退休后,长期居住在江西宜春温汤镇,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手工的爱好。大约10年前,他开始筹备制作这幅毛线粘贴画,先后用掉16公斤帆布、15公斤毛线、150公斤白胶,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花在制作这幅作品上。

正是每天的坚持,花了近10年时间,用了2亿4千5百万颗毛线粒,余中樑才呈现出了他想要的效果。而这一切,刚开始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妻子赵小芬说他把时间花在了无用功上。妻子赵小芬说:“我反对的,很烦,一天到晚都做这个东西,夜里做到十点钟,家里事情一点也不做。”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支持,家人看到了余中樑对制作这幅粘贴画上的坚持态度,态度也就慢慢从不理解到支持。

91f3cb575dc64d219a56d4df6d885b4f.jpg

由于在上海还有长辈需要照顾,余中樑时不时会从江西回到上海居住,作品制作完成后,他就快递回了上海,还专门请人制作了樟木箱,用来存放这件净重约60斤的作品。除了制作毛线粘贴画,余中樑还用易拉罐拼出过老鹰、翠竹等图案,还用废弃的铜丝制作了孔子像等。余中樑说,生活中不仅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更需要用坚持去做好每件事情。


作者:嘉融媒记者俞超、吴添翼,编辑:唐敏

acd93ef974674501b2c8e70a9d9c27ca.png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