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人都会产生担忧、害怕、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为帮助市民疏解不良情绪,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近30位医务人员日夜坚守岗位,在集中医学观察点、“健康云APP”、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等线上线下平台,提供心理援助。
“你们不要拦我,我要出去。”“住在这里我不习惯。”……在嘉定集中医学观察点,不少接受观察人员由于起初不理解集中观察的意义、不适应陌生的环境等,或多或少产生了抵触情绪。
“他们心理上哪里有死结,我就要想办法解开它。”李莉是集中医学观察点的驻点医生,主要负责舒缓观察人员的情绪,在她看来,抵触、挑刺的背后,是由于疫情、封闭环境而引发的焦虑。
“订单都等着我去联系,我再不出去公司就完了。”从外地来嘉定出差的王先生,在疫情发生后从酒店转移到集中医学观察点。李莉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从谈话中了解到,由于转移得匆忙,王先生的笔记本电脑落在酒店了。李莉随即让同事帮王先生拿回了笔记本电脑。“拿到笔记本电脑的那一刻,我一个大男人竟然有点想哭,医护人员也很不容易。”重提此事,王先生有些内疚地说道,“如果没有她们,我可能没法安心在观察点待那么久。”
“人在封闭环境中更容易产生焦虑、烦闷的情绪,甚至还会生病。”李莉告诉记者,不只是接受观察人员,观察点的医护人员也会出现心理问题。来自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陆萍,是嘉定一集中医学观察点的负责人,需要负责人员运输、生活起居等各类大小事务。“我经常觉得胸闷、大脑反应慢,但做了心电图却显示没事。”她坦言,观察点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比平时大。所幸,每个观察点都有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医生。“他们经常会叮嘱我们要学会自我调适,并倾听我们的烦恼。”陆萍告诉记者,有时他们会因为压力大而睡不着,心理医生会及时干预并开一些有助于睡眠的药物。
除了集中医学观察点外,嘉定各街镇、第三方机构也在为市民、抗疫工作人员提供各类心理健康服务。日前,嘉定新城(马陆镇)开通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59501183,通过电话和社区微信群为辖区居民免费提供心理服务。在外冈镇,镇社区办、妇联共同建立了“社工暖心加油站”微信群,聘请全国首批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张静提供心理服务。
受到疫情影响,不少学生面对超长假期和网课,也难免有些不适应。为此,区心理热线还专辟了疫情热线,由第三方机构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我马上就要高考了,因为疫情常常觉得恐慌,做作业走神,上网课精神不集中。怎么办?”最近,区心理援助热线项目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金婉仙常在晚上接到这样的求助电话。“我们会建议先暂时放空,多看看网上‘云赏花’‘云游园’的信息,感受下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样子。”通过几次电话疏导,求助人的心结打开了,回归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作者:嘉融媒记者印沁沁,编辑: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