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前,他的高考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0年7月7日 22:10:03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今天,小嘉要给大家介绍一位81岁的长辈,向他了解“那些年的高考”。他就是嘉定工业区的居民唐锡昌,退休前是娄塘学校的一名数学老师。

1959年,20岁的他参加了高考。

微信图片_20200707182323.jpg

▲图片来源网络

当年唐锡昌家境普通,“那个年代,高考被誉为‘转运草’,因此我们所有人都争分夺秒,希望迎来命运的改变!”

微信图片_20200707182326.jpg

▲图片来源网络

那时的娄塘学校没有高中部,为了求学,唐锡昌在上海三林中学就读。高考那一天,他起了个大早,反复检查需要携带的物件,然后乘着公交车前往考点。

微信图片_20200707182329.jpg

▲唐锡昌从小学到大学的证件照片

唐锡昌是学理工科的,高考要考语文、数学、俄语、生物、物理和化学。那时一个考场有两名老师监考,考场纪律与现在一样严格。那一年,唐锡昌顺利考取了南京邮电学院,就读有线系报话专业。

微信图片_20200707182331.jpg

▲唐锡昌在南京读大学

大学毕业之后,唐锡昌被分配到长春设计学院,负责汽车工厂弱电系统的设计。1979年调回上海,在娄塘中学任教。 

唐锡昌的两个哥哥和大伯也都是大学生:大哥毕业于北京地质大学,二哥毕业于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大伯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

微信图片_20200707182333.jpg

▲唐锡昌与两位哥哥及大伯的合影

81岁的唐锡昌说,高考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但绝非一考定终生,“应该说,从这里我们才开始真正的人生考验。接下来,我们还要努力奋斗,奔跑在各自的道路上,演绎好每一个普通人的精彩。”

微信图片_20200702173056.jpg

作者:嘉融媒通讯员唐凌斐
编辑:王丽慧、卢泽斌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