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立交的积水,为何能实现快速消退?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0年7月8日 17:07:25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今年的区委全会指出,嘉定要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聚焦“三个能力”,全面提升“一网统管”的治理效能,提升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就在前不久,嘉定区防汛检测管理系统被正式纳入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一网统管平台,结合平台统一管理的优势,形成了功能更为强大的防汛防台指挥平台。新平台已经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发挥出作用。

7月5日,上海发布今年第二个防汛防台四级响应,6日,瓢泼大雨如期而至,根据嘉定气象台提供的数据,累积雨量达到60毫米的暴雨程度,部分道路出现积水。

在嘉定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防汛防台指挥平台控制大屏上,嘉定各下立交、涵洞和易积水点的位置信息,以及目前所处的状态一目了然,部分积水超24厘米的下立交已经被红色标注,实施了封交举措,部分下立交的水位快速上升,工作人员立即通知辖区防汛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排水作业。

2.1.jpg

当记者驱车赶到现场时,当地派出所、道路管养、防汛排涝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到达,道路也已实施了封闭。“早晨9点45分接到通知,我就开车过来,到了一看水位超过了24公分,就直接封路了。”嘉松北路道路管养段工作人员张毅表示。

微信图片_20200708132407.jpg

在桥下积水处,大量积水从铁路路基处沿着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倾泻而下,防汛部门正在动用大型强排作业车辆对积水进行强排作业。作业人员介绍,由于大型车辆调动需要时间,所以只要是在应急响应期间,他们就会在易积水点巡逻和驻守。“我们会在每个点位安排防汛的各种机械和人员现场值守,只要防汛部门一发布指令,我们就可以零时差响应,现场立即进行各项应急操作,把时间压缩到最短。”防汛养护工作人员唐楹川介绍。

2.2.jpg

“今天这条路积水消退得挺快的,我刚刚过去的时候还封着路,现在回来就可以通行了,以前碰到这种情况至少要封半天或一天才能通行,现在响应速度的确提高了很多。”刚刚从下立交通过的市民张静兴感受颇深。

目前,平台已经实现了对全区96个下立交涵洞的实时监管,通过前端的物联感知设备,还可实现自动报警、分级报警。此外,各街镇的值守力量、人员信息、联系方式、救灾物资信息也已存进系统,实现统一调度。防汛防台工作已经初步实现了从被动发现到主动发现、智能发现,形成了“一屏指挥,一体部署,一口上下”的管理体系,城市的防汛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2.4.jpg

“接下来,防汛指挥平台还将接入更多数据,提升模块功能,进一步提升汛情的发现、指挥和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治理效能,保障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嘉定区防汛办副主任孟维军说。

底图1.jpg

作者:嘉融媒记者张健、李佳祺
编辑:王轶凡(实习)、王丽慧、吴垠垠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