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繁花》,一副进价200的珍珠耳环被“炒”到26000元……不少观众感到疑惑,现实生活中珍珠的溢价有这么高吗?会不会一不小心就花大价钱买了其实并不值钱的珍珠?
图片来源:《繁花》
天然珍珠、养殖珍珠及珍珠仿制品
依据《珍珠分级》(GB/T 18781-2023),所谓天然珍珠,是指贝类或蚌类等软体动物体不经人为因素干预自然分泌珍珠质固化后的形成物。
而养殖珍珠是指贝类或蚌类等软体动物体经人为因素干预分泌珍珠质固化后的形成物。所谓的“人为因素”, 在珍珠养殖中,通过插核、插片或其他方式,而人为启动珍珠质分泌的进程。
图片来源:《珍珠辐照改色机理及检测现状》
《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2017)规定,养殖珍珠可简称为“珍珠”,珍珠前加“天然”二字以特指天然珍珠。由于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的物理化学性质类似,通常要通过X光成像技术对珍珠内部生长结构进行观察才能鉴别。
由于珍珠价值不菲,市场上就出现了各类珍珠仿制品。珍珠仿制品通常使用不同材料作为珠核,表面涂上具有珍珠光泽的有机材料涂层。
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区别
根据孕育珍珠的贝、蚌类母体所生长水域的不同,可将珍珠分为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总体而言,海水珍珠的品质优于淡水珍珠,但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品质优秀的“爱迪生珍珠”(淡水有核珍珠)一度风靡市场。
图片来源:《珍珠辐照改色机理及检测现状》
由于肉眼鉴别存在一定难度,对一些外观极为相似的海水与淡水珍珠,仍有赖于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珍珠中锰(Mn)、锶(Sr)等微量元素进行精确测量以得出结论。
世界知名的淡水珍珠产地包括中国的浙江、江苏和江西省,日本的琵琶湖,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等。海水珍珠则有中国两广、海南等地的南珠,日本濑户内海的阿古屋(akoya)珍珠,澳大利亚北部海域的南洋珠,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大溪地黑珍珠,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的金珍珠等。
珍珠的品质评价
我们在选购珠宝首饰时, 如何才能挑选出高品质珍珠呢?国家标准《珍珠分级》(GB/T 18781-2023)对此给出了精准的答案。珍珠的品质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尺寸、颜色、圆度、 光泽、光洁度、珠层厚度等, 其中圆度、光泽、光洁度是核心评价要素。
圆度是指珍珠形状偏离标准正圆形的程度,以正圆为最佳。光泽是指珍珠表面反射光的强度及映像的清晰程度,反射光越强,映像越是清晰,越是如镜面般锃亮,珍珠的光泽便越好。
光洁度是指珍珠表面由瑕疵的大小、颜色、位置和数量所决定的光滑洁净的总程度,以光洁无瑕最为难得。
珍珠的日常养护
珍珠的主要成分是文石和方解石相的碳酸钙,以及以角壳蛋白为主的少量有机质。该物质组成决定了珍珠和其他许多有机宝石一样,较为娇嫩,需要格外悉心地保养。
珍珠的硬度不高,摩氏硬度3-4左右,能够被金属利器如小刀等划伤,佩戴时应避免衣物上有尖锐的硬物装饰,平时存放时也应尽量在垫有软布的容器内单独放置。
珍珠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可溶于酸中,故需杜绝与醋接触,对于油、酒精、香蕉水等有机溶剂以及洗浴用品、色素染料等也应远离,以免光泽被破坏,或是颜色被玷污。
对于“娇弱”的珍珠,在佩戴时要尽量避免阳光曝晒导致珍珠脱水失去光泽,佩戴珍珠后,可以柔软的湿毛巾轻抹珍珠表面,以清洗汗水或化妆品等物质。
编辑:王子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