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3日),第六届“嘉温昆太”家校合作交流会暨嘉定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展示活动在南翔举行。此次活动以“幸福有嘉方·携手育未来”为主题,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方式,共同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
生煎店开进校园了?
“吃生煎咯!”中午十二点,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的校园已经十分热闹。六年级四班的摊位前,学生们聚在一起,分享着热气腾腾的生煎馒头,时不时有学生“上手”体验制作过程。
“我们班的特色是‘小小点心师’。孩子们曾经参观了小杨生煎的制作工厂,了解了从配料到制作的全流程工艺。”家长朱女士向记者热情介绍。
而另一边,七年级一班的摊位颇显“硬核”,海尔新款洗衣机稳坐“C位”,机械臂更成了摊位的“左右护法”。“在家长的带领下,我们去参观了海尔洗涤产业园,一些新科技让我学的知识都具象化了!”王艺辰同学分享道。
古猗园、南翔消防中队、国家会展中心地铁站……各式特色的社会实践展示的背后,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采取的“一班一品”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学校充分挖掘家长和社会资源,鼓励学生们拥有丰富的实践体验。
建校之初,上师嘉中的老师们就对孩子们自由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顶层设计。“孩子们走出课堂,在丰富场景化学习体验中,对于学习的认知,包括未来的志向有了更深的理解。”校长陆正芳表示。
近年来,嘉定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上下足了功夫,全区共建成42所“上海市家庭教育工作示范校”、46所区“十四五”家庭教育示范校、40所区“十四五”家庭教育特色校。家长委员会形成“区、校、年级、班级”四级管理体制,各中小学、幼儿园实现家长学校100%全覆盖,并开展各级各类家庭教育指导项目百余个。“嘉师有约”家庭教育品牌、中小学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等教育讲堂也不断发力,凝聚家校社合力育人力量。
现场,嘉定区“教联体”工作机制成立。嘉定将以“教联体”为枢纽,联动委办局、街镇、在嘉高校、科研院所,推动教育资源精准下沉,加深构建家校社共育模式。
四地联动,携手育未来
自2019年首届“嘉温昆太”交流会举办以来,嘉定、温州、昆山、太仓四地携手共绘“家校社政同心圆”,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区域协同育人工作不断深化,形成了富有影响力的跨区域教育品牌。
活动现场正式发布了四地家校社协同育人数字资源共享清单。清单第一季共100门课程,覆盖全学段、全场景,精准回应家校社协同育人需求,形成“课程共建、经验共享、难题共解”的育人新格局。
在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党总支书记李静琴看来,四地的教育交流,是对一线教研工作的思路再启发,“这样的数字教育清单,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促进我们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
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许敏杰表示,四地加强教育联动,育人资源也将进一步丰富,“今后我们将常态化推进四地活动,落实资源共享、共建,更好地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顺利开展,为孩子的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顾红亮,嘉定区副区长王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祝郁出席活动。
作者:黄湘钰
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