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居5个月、104幅影像!摄影师的视角有啥不同?

日期:2025年5月14日 15:34:24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日前,“下洋”青春艺术嘉——邵佳杰的海岛影像漫记在嘉定区文化馆展出,104幅新纪实摄影作品为观众呈现了关于舟山海岛的别样生活画卷。来看↓

邵佳杰,嘉定人,“80后”独立摄影师,嘉定区文化馆青年摄影团队成员。2024年,邵佳杰参与“了不起的海岛——舟山海岛影像调查”工作坊活动,历时5个月,走访了舟山群岛中的东极镇、花鸟岛、嵊山岛、衢山岛等地,用镜头记录下海岛的过去和现在。

图片

展览以“下洋”为名,取自舟山渔民之口——“北上长江口为上海,南下东海谋生为下洋”。展览打破传统纪实摄影第三人称旁观的叙事方式,以作者个人视角和岛民口述历史为方法,进行“地方叙事”的影像创作。

展厅入口处,一组对比强烈的照片引人驻足。画面中,一座制冰码头静静矗立,与远处的海上牧场形成鲜明对比。据介绍,这是嵊山岛的制冰厂,主要为来往的渔船供应冰块,是嵊山作为渔业重镇时期的重要设施。如今,制冰厂已荒废多年,而岛上新兴的贻贝养殖产业正焕发活力。“这张照片不仅定格了产业交替的瞬间,更隐喻着海岛人与自然共生的智慧。”邵佳杰说。

图片

展览另一核心主题聚焦海岛环保行动。“对于海岛来说,海洋上漂来的垃圾,是最头疼的。即便海岛上有大量的官方、民间组织参与到海洋垃圾的拉锯战中,但那些无人知晓或者难以清理的角落里,依然会藏着海洋垃圾。”邵佳杰说。

一组系列照片,记录了青浜海岛“环保网红”海叔的故事。这位前海员因目睹东南亚海岸的白色污染,回乡发起青浜岛的零废弃试验。这些影像无声却有力,直指海洋环保的紧迫性。

图片

“这不是单纯的风景照,从细小的人文细节中,我们能感受到海洋生态的脉动与岛民生活的变迁。而青年摄影师关注环保议题,也让传统影像有了时代重量。”观众戴建福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也正如邵佳杰所期许的——“如果这些影像能让人少扔一个塑料袋,多一份对海洋的敬畏,便是意义所在。”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本周末还将有摄影师导览,感兴趣的观众不妨前去聆听照片背后的故事。


服务信息

展览时间:即日起至5月30日

展览地点:嘉定区文化馆展厅

摄影师导览:

5月17日10:00、13:00、15:00

5月18日10:00、13:00、15:00

部分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杨育杰、戴晨阳(实习)
编辑:唐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