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改造升级后的外冈镇图书馆焕新开放,并同步推出“报国同心——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展出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上海大学钱伟长图书馆馆藏的40余件珍贵展品。这些记录了钱学森与钱伟长两位“科学巨匠”学术轨迹、人生抉择的实物与文献资料,向观众立体呈现了他们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与精神风范。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1911-2009)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冯·卡门,在空气动力学等领域建树颇丰,与导师共同提出“卡门—钱近似”公式,28岁便世界闻名。
新中国成立后,他冲破阻挠回国,投身国防建设,指导发射首枚液体探空火箭,协助完成“两弹结合”试验,牵头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1955年8月4日,美国司法部移民局致信钱学森,宣布取消1950年8月23日对他的禁令,通知其可以离开美国。
钱学森接到准许离境的通知后立即去购买船票。邮轮“克利夫兰总统号”只剩三等舱票,归心似箭的他当即买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从洛杉矶码头登船,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1956年,钱学森为导弹技术培训班撰写了教材——《导弹概论》。它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奠基之作。
本次展出的钱学森的学术手稿、手写信件、归国船票等实物,记录了他冲破阻挠归国投身“两弹一星”工程的壮阔历程以及培育科技新军的卓越贡献。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
(1912-2010)
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与应用数学奠基人,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早年留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工程师。
归国后,曾在清华任教,是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和自动化所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的“浅壳大挠度方程”被称为“钱伟长方程”,还开创“钱伟长方法”,在学术领域贡献卓越。
1942年,钱伟长博士学位论文,现存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馆。
1956年8月,中国科技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左二为钱伟长,左四为黄敬。
1985年4月17日,“三钱”参加全国交叉科学讨论会,比邻就座,右起钱伟长、钱学森、钱三强。这也是目前很少能见到“三钱”同坐的照片。
展柜上的学术著作、意义重大的老照片、生活物件等展品呈现了钱伟长以科学报国为志业,融教育创新与社会关怀于一体的多元贡献。
本次展览是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上海大学钱伟长图书馆的高校馆藏资源与社区公共空间的深度联动,共同构建起以“钱氏家族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家门口”特色文化空间。据悉,外冈镇图书馆已挂牌上海大学钱伟长图书馆科学家精神基地分馆,并建立实践基地,让学术知识从“象牙塔”走向“烟火气”,使科学精神与人文温度触手可及。
与此同时,“东南硕望——钱大昕纪念展”在外冈镇文体中心同步展出。钱学森、钱伟长的科学追求,与“一代儒宗”钱大昕“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一脉相承。本次“双展”联动,共同勾勒出钱氏家族“诗礼传家”的文化基因与科学报国的精神脉络。市民可在外冈镇图书馆感受近现代科学精神的同时,追溯钱氏家族历史文脉。
服务信息
展览名称:报国同心——科学家精神主题展
展览时间:即日至5月31日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00、周末9:00-16:00
展览地点:外冈镇图书馆(嘉定区中泉路76号1楼)
参与方式:直接前往
作者:通讯员和子晴
编辑: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