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35editor">
今天(7月3日),“人生第一个座右铭”小学生现代刻字艺术作品展在韩天衡美术馆开幕,来自嘉定区五年级学生的136件现代书刻作品集中亮相,生动展现了他们从文化认知到艺术创作的成长历程。
走进展厅,一百多件五年级学生创作的现代刻字作品依次铺展开来,按“励行·志远”“修身·明德”“澄怀·观道”三大主题依次递进。木板上刻着学生们精心挑选的座右铭,字体或刚劲挺拔,或古朴厚重,每一件都充满了力量感,深深打动了现场家长。
家长刘晓青告诉记者,她家孩子刻的是“守信”二字,“从选定座右铭开始,到一刀刀刻出成品,孩子全程都非常投入。过程虽然不易,但对他来说特别有意义,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更好地理解‘守信’的含义。”
展馆门口,一件圆形书刻作品格外引人注目。作品采用阴刻与阳雕相结合的技法,线条遒劲有力、起伏分明,呈现出十足的视觉冲击力。作品出自嘉定区实验小学五(4)班学生蒋泽楷之手,他刻的是“尊重”两个字。
“这句话源于《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蒋泽楷介绍,“我特地选择了圆形木板,因为‘圆’象征包容与和谐。虽然这种材质不太规则,雕刻起来更具挑战,但当作品完成的那一刻,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记者了解到,“人生第一个座右铭”项目融合语文、美术、劳动等多学科内容,通过跨学科设计与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理解、表达自我。
“从语文课的经典诵读到道德与法治课的箴言讨论,从美术课的字体设计与刻字创作到对‘形’与‘意’的融合思考,每一个环节都推动学生不断探索,是‘五育融合’非常好的载体。”嘉定印社社长、西泠印社社员杨祖柏表示。
据悉,此次展览是一次融合传统文化、美育实践的创新探索,通过馆校合作,拓展“大思政课”育人路径。作为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区之一,嘉定区将继续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从馆校合作到人文研学,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
展览将持续至7月12日,感兴趣的市民不妨前去欣赏。
撰稿:戴懿昕
摄像:张晓冬
编辑:袁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