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水里的避蚊胺对皮肤有没有刺激?蚊子的“温床”会在哪?7月7日,菊园新区社区服务办联合北水湾除害公益服务社上线一堂“巧手防蚊科普课”。萌娃们变身“防蚊达人”,在病媒指导员的带教下了解蚊虫生活习性,动手制作天然驱蚊膏,学习实用防蚊技巧。
“一碗静置5天的水就能孵化上百只蚊卵,家中阳台上的花盆如果有积水,一定要及时清除……”课堂上,北水湾除害公益服务社的病媒指导员向孩子们科普蚊虫的防治要点。
江莘瑶小朋友特地拍下了蚊卵放大图,她告诉记者,自己回去后要第一时间告诉爸爸妈妈,“我家阳台有很多绿植,我得让他们知道以后要及时清除花盆积水,这比什么驱蚊剂都管用。”
随后病媒指导员还讲解了传统化学驱蚊剂的使用须知。米诺小朋友说,经过此次学习,她了解到避蚊胺虽是常见驱蚊成分,但浓度过高可能刺激敏感皮肤,“像我的话就得使用浓度低一些的。”
最受欢迎的当属动手制作天然驱蚊膏,艾草薄荷的清新气息在活动室氤氲散开,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认真调配蜂蜡、维生素E和艾草薄荷精油的比例。
“外面很热,但天然驱蚊膏闻起来好清凉!”“我要把这个送给我妹妹,她最招蚊子了。”孩子们兴奋地互相展示作品。
作为菊园新区暑期阳光大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巧手防蚊科普课”将在暑假期间覆盖辖区内16个社区。菊园新区社区服务办副主任钱超介绍,活动主要针对双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需求,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既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又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生活技能,“后续我们还将以亲子互动、电子设备管理和户外运动为主题,开展‘健康一小时’系列活动。”
撰稿:周玉林
摄像:张怡文(通讯员)
编辑:黄骊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