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届“群星奖”决赛入围名单公布,其中,由嘉定区文化馆、嘉定区外冈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和嘉定区望新小学参演的苏州弹词开篇《心声》入围曲艺类作品,这是嘉定区曲艺作品在国家级群众文艺政府最高奖角逐中的又一重要突破。
吴侬软语,讲的是心声
“放学了,放学了!一时间,鱼儿脱了钩,鸟儿别笼门,喊声笑声奔跑声,好似烟花炸开那一瞬……”放学本是一件开心事,琪琪却闷闷不乐,为什么?
苏州弹词开篇《心声》就讲述了琪琪和小伙伴们的烦恼,虽然放学了,但是还有许多兴趣班要上,许多作业要写,她们齐齐发出“想要一口气睡到醒、重拾学习的乐趣”的心声。该弹词自2022年启动创作,以书包的重量、回家的作业、童心的呼唤等具象元素,凝练成感人肺腑的唱词。
望新小学“新梅雅韵”评弹社的负责教师高千惠向记者回忆,《心声》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望新小学的孩子们。“当时指导老师了解了许多孩子的心里话,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部作品。”
从2023年到2024年,《心声》先后修改了七八版,歌词几乎都有细致的调动,曲调也越来越朗朗上口,用童声清脆地唱出,别有一番风味。清脆的歌谣也从外冈镇的小舞台,一步步唱到了“群星奖”的舞台上。
十年积累,唱出新梅雅韵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心声》的背后,来自多方的助力和积累。
2015年,外冈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与望新小学计划合作推出文教结合项目——“新梅雅韵”评弹社,为学生们传授技艺。在外冈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与望新小学负责人的“三顾茅庐”下,周红、冯小瑛、赵小敏等评弹“大咖”成为“新梅雅韵”评弹社的指导老师,带着一批批孩子爱上了评弹。
评弹经典作品不少,但“新梅雅韵”社团里,玩的更多是创新。《节气歌》《少年中国梦》《钱氏家训》……结合红色历史、乡村振兴、本土文化、校园安全、时政热点等主题,15部原创作品一一诞生,孩子们讲述的不仅是经典作品,更是“身边事”。
评弹需要持续多年的练习,孩子们毕业以后怎么办?记者从嘉定区文化馆了解到,为确保人才的持续成长,望新小学“新梅雅韵”评弹社学员们都是“我嘉艺术团”的小小成员,小学毕业后,可继续作为“我嘉艺术团少儿评弹团”成员接受专业培训并参与活动。本次参赛队伍中就包含了望新小学在校生和部分已升入初中的学生。
艺术创新,更是社会大美育
望新小学评弹社的成功,是嘉定区深耕曲艺文化的缩影。作为中国曲艺名城,近年来,嘉定区依托“我嘉艺术团”,一方面发挥曲艺名城优势,排演一批评弹精品佳作,为嘉定主题创作、文旅事业发展提供内容支撑,另一方面通过指导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课程,发现、培育一批批曲艺新苗。
《心声》所入围的“群星奖”,是我国群众文化领域的政府最高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涵盖音乐(含群众合唱)、舞蹈(含广场舞)、戏剧、曲艺四个艺术门类六个种类。近年来,嘉定区有多部作品入围群星奖决赛名单。
金秋十月,第二十届“群星奖”即将揭晓。从一曲《心声》到嘉定曲艺名城的建设,嘉定区用实际行动证明,传统艺术不仅可以传承,更可以创新。那些用吴侬软语讲述的故事,正随着一代代少年的成长,唱响新时代的强音。
黄湘钰、岑国艳(实习生)
张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