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龙潭丨教师节随感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年9月10日 15:24:12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很遥远的一件事:我高中毕业时不知天多高地多厚,填志愿一是北大中文系,二是复旦新闻系,三是复旦中文系。那时分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分别可报12个大学校系,也就是说我还有21个志愿未填。班主任是语文老师陆慰萱,见我只填了3个志愿,大发雷霆:“你太骄傲自满了!不行,必须填满!”斩钉截铁,毋庸置疑。我乖乖地把24个志愿填写了。陆老师在我们学生心目中是个完美的老师,无论他的教学水平还是工作态度,堪称为人师表。

也巧,我真的考上了第一志愿,心里当然很开心,因为我家是真正的乡下人,乡亲对我父亲说:“你们家‘书包’翻身了!”

到了大学,同学都很优秀,自己在其中也只能算中庸水平,毕业后也工作业绩平平。同届同学中,有的当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有的担任中国法制报总编,还有的成了北京市特级教师……山外青山楼外楼,终身感谢陆老师的当头棒喝。

孙女读小学时,有一次,数学老师给她的试卷批了满分,孙女发现一道题批错了,应该得99分。她给数学老师说:“老师,我有一道题做错了,你多给了我1分。”老师拿过试卷一看,确实是自己粗心大意,批错了,随后对我孙女说:“你应该是100分,这一分是诚实分!”我听说后,感觉这老师育人的做法真好,还为此写了一篇短文刊登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

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老师是钱梦龙,他是上海市首批特级教师,曾任嘉定区第二中学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嘉定区实验中学校长、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等职。2010年,他提出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被写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像钱老师这样在语文教学上的卓然大家,想必从小就很优秀吧?!其实不然。在一次庆祝教师节座谈会上,我曾亲耳聆听他的讲话,他说,自己小时候读书很笨的,小学时留过三次级,是一位语文老师没有放弃他,介绍他看课外书、表扬他的作文,由此激发了他奋发读书的信心。我当时想:钱老师的这位语文老师真了不起,在一个留级生的身上找到了闪光点,由此也激活了一个成绩斐然的语文教育家!

还有一件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我和同事小Z在办公室谈事,突然她接到了一通电话,是读小学的女儿打来的,说自己的眼镜在篮球场上被一男同学打坏了,想要对方赔偿。小Z在回电中劝道:“算了,人家不是故意的,打篮球打坏眼镜也是难免的。”我在旁边听了很有感触,心想:她的女儿在这样的教育下,一定会长成待人宽容、有理也会让三分的人。还是这位小Z,有次她女儿在课上和数学老师顶撞了几句,老师通知她去学校处理。小Z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先批评了女儿对老师的态度不对,但同时也表扬了女儿发散式的思维,原来女儿之前学过另一种运算方法,比老师教的更迅速。我听说这件事后,非常认同她的处理方式。如果一味批评女儿,很可能扼杀了孩子活跃的思维。就像一直被传为笑话的一件事——一张语文试卷上有个题目是:冰融化了是什么?标准答案是水,而有学生作答“春天来了”,却被认为是错的……

微信图片_20250901103526.jpg

作者:撰稿:赵春华
编辑:常皓宇

分享到:
打印